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28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老年友好,淄博“享老”新样本

日期:10-21
字号:
版面:第A05版:A05       上一篇    下一篇

今年10月是第15个全国“敬老月”。今年的主题是“坚持以老年人为中心,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

10月10日下午,2024年淄博市暨张店区“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举行,市民政局联合多部门发布今年敬老月系列活动,提倡社会各界切实为老年人办实事、解难题,努力在全市凝聚“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广泛共识。

如今的老年人,正以更积极的心态开启人生后半场。他们对生活的愿景,不仅涵盖老有所养、老有所依、老有所医,更追求老有所乐、老有所学、老有所为。构建老年友好型社会的大背景下,在淄博“享老”有哪些新样本?

“兜底+普惠”双轮驱动

让老年人生活品质更高

“很久没有体验过赶集的乐趣了,没想到住在养老院里也能随心所欲地购物。”集市上琳琅满目的商品应有尽有,摊主们面带微笑,热情地招呼着老人们,此起彼伏的叫卖声、吆喝声交织成一片,热闹而温馨。10月10日,这场在高青县王子屋敬老院内举办的特别集市,让院内长者张开京开心不已。

“不在乎卖多少产品,主要希望给老人别样的陪伴。看到老人们这么高兴,我们也开心。”商户宗清海说。

王子屋敬老院距离高青县城15公里,是一家三星级养老机构。近年来,高青跳出“一镇一院”的思维模式,实施“多镇合一”区域布局,建设了3处中心敬老院,王子屋敬老院便是其中之一。中心敬老院的建成实现资源统筹,全面提升了整个县域的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水平,满足了周边社会老年人的机构入住需求。

“目前敬老院收住特困人员120余名,社会老年人60余名。近年来,农村老人失能失智照护需求逐步增加,2024年初,院里启动了失智失能专区改造。政府支持17万元,企业自筹20万元进行改造,一次性增加了30多个认知障碍照护床位,后续可以为更多家庭提供服务。”王子屋中心敬老院院长王红霞介绍。

在淄博,镇上有星级养老院并不是新鲜事。桓台县马桥镇距离城区约25公里,马桥镇综合养老服务中心2022年由山东善行佳豪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托管运营,在满足特困人员集中供养的前提下,向周边社会老年人提供优质的助养服务。

“服务中心由颐养护理部、长者食堂配餐中心、居家照护中心、残疾人如康家园、社工站五大板块组成,已逐步形成集老年人护理服务、残疾人照料、餐饮管理、健康管理为一体的现代化、智能化医养综合服务体系,实现了镇域范围内养老服务一体化专业供给。”山东善行佳豪养老服务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何素霜介绍,服务中心以“文化养老、智慧养老、生态养老”为特色,为高龄、失能、失智人群提供全方位服务,让老年人安度幸福晚年。

“近年来,通过实施敬老院改造提升行动,全市特困人员集中供养机构服务水平大幅提升,同时,市民政局通过政策扶持、等级评定等方式,引导养老机构提供失智失能照护等多元服务。目前,全市养老机构已增加至179家。”市民政局有关负责人介绍,下一步,我市将继续推进养老服务的多元化和个性化发展,引导机构服务向社区居家服务延伸,让老年人在家门口就可以享受普惠优质的养老服务。

“医养康护”深度融合

让老年人生活有尊严有质量

为更好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多样化、品质化养老服务需求,我市不断深化养老服务供给侧改革,优化和扩大养老服务供给,探索释放养老服务消费潜力,全市养老服务营商环境进一步优化,也吸引了外资企业的进入。

10月14日下午4:30,记者走进桓台县人民医院蕾娜范颐养院,在三楼失能失智专区,医生、护理师和活动师正在陪伴患有认知症障碍的长者做手脑训练。

60岁的王水(化名)因为意外导致脑死亡,3年在医院治疗花费近300万元,后期在医院疗养需每月自付2万元,远远超出家庭经济能力。今年9月份家人把他送到蕾娜范颐养院,每月家属护理、耗材和康复费用一共缴纳8200元,可以享受专门的医疗照护、生活护理、康复护理和音乐疗愈等综合服务。

据了解,蕾娜范颐养院是2023年10月通过县民政局招商引资引进,由桓台县人民医院与德国蕾娜范养老集团以“公建民营”形式合作,共同打造的一所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也是桓台县首家外资企业设立的医养结合养老机构,主要为重度失能、失智、高龄老人提供生活护理、医疗护理、康复护理和精神陪伴一体化服务。

“颐养院与桓台县人民医院建立了预约转诊和就诊绿色通道,为老人提供健康管理和专业照料服务,还通过医生、护士、康复师、营养师、活动师五个团队的紧密合作,确保每位入住的老人都能得到全方位的关怀。”桓台县人民医院蕾娜范颐养院院长张刘洋告诉记者。

据了解,我市推进医养康养融合发展,截至目前,我市累计医养结合机构70家,共拥有护理型床位近9000张。同时,还在部分区县试点,整合各类服务资源,探索发展老年人、家庭医生、社区卫生室、医疗机构、养老机构和各类服务组织的多方联动机制,推动医养康养资源深度融合。

“公司旗下有6家养老机构,护理人员为院内老人提供服务的基础上,居家照护服务水平也不断提升。近几年服务团队承接周边社区居民上门换导尿管、换药等医疗服务,失能老人翻身的叩背排痰、换纸尿裤、助餐助浴等护理服务越来越多。”山东世纪阳光健康养老有限公司总经理张波介绍,他们与辖区内大型医疗机构签约,保证机构老人就医有专属绿色通道,还与街道卫生服务中心、社区卫生服务站开展医养结合服务,将医疗卫生服务延伸到居家和社区,进一步完善了医养结合服务模式。

“我们致力于打造一个集医疗、康复、养老、娱乐为一体的综合性养老服务场景,让老年人不仅在身体上得到照顾,更在精神上得到慰藉,真正实现老有所养、老有所乐。”张波说。

银龄行动贡献“银发力量”

养老课题蕴含发展新机遇

10月16日,记者来到淄博市老龄产业发展促进会活动中心,夕阳红艺术团团长、70岁的赵永伦正在带领团员们练习合唱《我和我的祖国》。赵永伦介绍:“合唱团成员的平均年龄都在70岁之上,大家每天聚在一起排练节目,心情愉悦了,身体也越来越好了。”

淄博市老龄产业发展促进会成立于2013年,促进会办公室几次搬迁后换到了中心城区一处办公楼内,为了更好为老年人服务,促进会改造了部分空间用于老年人活动,并布置出展示老年人艺术作品的展区。

“促进会成员由老年艺术团、老年社会组织和爱心企业组成,促进会一方面积极为老年人提供活动场所,另一方面为老年人提供发挥作用的平台。老年人的精神生活和社会生活越来越丰富,才能有效抵御诈骗等不法侵害的威胁。”市老龄产业发展促进会秘书长田峰介绍。

“敬老月”活动启动仪式上,淄博市老龄产业发展促进会的“银龄行动”志愿者格外活跃,部分志愿者还被聘任为“市人口老龄化国情教育讲师团讲师”。“近期不少社区联系‘银龄志愿队’开展社区服务活动,并开展‘国庆教育’宣讲,‘银龄志愿者’在服务过程中得到了社区居民的广泛好评。”田峰说。

“银龄”有行动,“银发”有力量。

记者了解到,低龄老人志愿服务高龄老人,逐渐成为一种常见的养老助老模式,“小老”帮“老老”的志愿团体也越来越多。

日前,中国社会工作联合会发布了首届“全国社会工作和社会治理创新”典型案例,淄博市欢乐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申报的“社工+邻里互助”开启养老志愿服务新模式,获评优秀案例奖。

“服务中心建立了一支由298名志愿者组成的志愿服务团队,团队成员大部分是低龄老年人,他们用以老养老的方式填补了养老护理员的不足,打造出15分钟互助养老生活圈。”市欢乐多社会工作服务中心高纪云告诉记者,项目实施以来,让桓台县内245位低保老人享受到高品质的志愿服务。

据了解,我市积极搭建志愿服务平台,全市注册老年志愿者已达到9.2万余人。今年以来,我市持续推进“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下发《关于深化推进“银龄行动”老年志愿服务的通知》,充分发挥各级老年协会和为老志愿服务组织力量,围绕政策宣讲、反诈防非、走访关爱等内容,开展常态化助老服务。

同时,社会养老服务事业逐渐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10月17日,市养老服务协会召开第二届第一次会员大会,探讨以更加专业化、规范化和精细化的服务,发挥行业的引领和桥梁纽带作用,推动我市养老事业更加科学、更加快速地健康发展。新当选的市养老服务协会会长巩守棣告诉记者,协会将以补链、强链、延链为重点,发展“行业+”养老新业态,创新“智慧+”养老新场景,拓宽“平台+”养老新渠道,以提升技术创新能力与核心竞争力为目标,努力推动我市养老产业实现质量变革、效率变革、动力变革,让养老服务行业成为最有“奔头”的行业。 (全媒体记者董晴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