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丁聪颖
或许,每个年龄段都有每个年龄段的山峰,就像小时候想要逃离的家乡,长大后却成了难以到达的远方。寻寻觅觅,兜兜转转,我们一生中都在追寻,向往着诗和远方,然而,却时时在骨感生活的限制中拼凑零星自由。山赶着山,云追着云,世间关卡比比皆是,那就做自己心中的云,飘向向往的山。
那天,陪着5岁的小外甥在家门口乘凉。阵阵清风袭来,嘴边瓜果不断,仿佛回到小时候,看着天上的白云一会依偎在山头,一会又跑到别处去。它的踪迹很快被这5岁的小娃娃所发现,指着天说:“小姨,你看天上的白云,飘来飘去的,真好玩儿,如果我也是一朵云就好了,想去哪儿就可以去哪儿。”看着他那澄澈如秋水的眼眸,我仿佛在里面找到了小时候的自己……
曾几何时,我也怀揣着无尽的幻想。假如我是一朵云,我一定要去饱览外面的世界,品尝各种美味佳肴,体验截然不同的人生。我要去繁华的都市感受车水马龙,要去辽阔的草原追逐奔驰的骏马……那时候,心中有着太多太多的“一定要”。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经历的人与事日益增多,我逐渐读懂了余光中先生的《乡愁》,也深刻领悟到,真正的美味佳肴并非珍馐美馔,而是母亲亲手烧的饭菜;心心念念的不再是璀璨的霓虹,而是家门前那盏昏黄的灯;魂牵梦绕的,还有那座承载着童年欢乐与梦想的山。
若以今时今日之我,再度仰望白云。我依然甘愿化作那朵云,唯一的期盼,便是能够随时随地回到那日夜思念的“根”。相较孩童时代,空中的风愈发猛烈了,夜晚的黑暗愈发浓稠了,泪水在不知不觉中模糊了双眼。那座童年的山,好似在梦中向我频频招手,呼唤着我归来。
山的那边是前途,山的这边是归途。若无前途,怎谈白云送归途?前途或许是那未知的星辰大海,充满了无限的可能与挑战,它诱惑着我们勇往直前,去探索、去征服。然而,当疲惫的身心在风雨中飘摇时,归途便成了心灵最温暖的港湾。那是熟悉的炊烟袅袅,是邻里亲切的问候,是母亲温暖的怀抱。
岁月悠悠,时光荏苒。我们在前途与归途之间徘徊、抉择。但无论如何,那座山永远屹立在那里,等待着我们的归来。因为,那是我们生命的起点,亦是我们心灵的归宿。
风继续吹,云依旧飘,而我,坚定地向着那座山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