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产业先行。近年来,高青县黑里寨镇把产业振兴作为乡村振兴重中之重,因地制宜,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充分利用3万亩沙土地,把发展特色水果种植作为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的重要途径,不仅给乡村增添绿意,同时也带来产业繁荣,构建起黑里寨镇村民甜蜜生活的美好图景。
苹果满枝头
丰产又增收
10月13日,在高青县黑里寨镇杨家村,一眼望去尽是成片的苹果树,枝条上一串串红彤彤的苹果簇拥在一起。果园里,前来采摘的游客络绎不绝,他们一边品尝着新鲜的水果,一边体验采摘的乐趣。
“我家种了9亩苹果树,包括富士、将军、红星、红香蕉、藤木一号等品种,亩产能达到5000斤,年收入10万元左右。虽然种苹果会累一点,但是可以照顾家里的老人和孩子,一年下来与外出打工的收入差不多,等卖完这些早熟的品种,过段时间其余的品种也全部成熟了。”看着挂满枝头的苹果,种植户杨可和喜上眉梢。
杨家村依托独特的地域优势和自然资源禀赋条件,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林果种植业。截至目前,村里果树种植总面积已达到200余亩,实现经济效益160余万元。林果产业为农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收益,也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了新动能。
致富黄金果
壮大梨经济
“我种了45亩的丑梨,今年卖得特别好。”前段时间,黑里寨镇大圣寺村王宗刚种植基地内的丑梨刚刚采摘完毕。外观金黄、软糯多汁、酸甜可口等特点,让大圣寺村的丑梨成为周边地市水果商的理想货源。
凭借适宜的气候和优质的土壤条件,加上科学的种植方式,经过多年的精心发展,大圣寺村的丑梨已经成为了村里一张靓丽的名片。丑梨产业在带来良好收益的同时,也成了吸纳当地富余劳动力的有效渠道。果园每年在采摘繁忙时期都会聘请当地的村民前来干活,用工数在20人左右,带动了周边群众增收。
相比往年,丑梨的销售方式有了改变,“今年我们采用订单式销售模式,销售期比往年缩短了近半个月的时间,较大程度上保证了产品的品质。”王宗刚说,一斤丑梨可卖到15元左右,丑梨变成了带动当地群众增收致富的“金果果”。
有机小葡萄
串起致富链
上料、投料、造粒、烘干、包装……在黑里寨镇淄博禾富农业有限公司,经过数道工序,原本不起眼的牛粪“摇身一变”成了有机肥。
据了解,黑里寨镇以黑牛和果蔬作为两大支柱产业,“黑牛养殖带来经济效益的同时也会产生大量的黑牛粪便,而这正是生产有机肥所需的原料,这样有效解决了镇域内3万头黑牛产生的粪便处理问题。”黑里寨镇相关负责人说。
在禾富农业东侧的葡萄种植基地内,工人们正用有机肥给葡萄地进行施肥,为来年葡萄的生长奠定基础。“我们的葡萄都是纯绿色无污染的,不用化肥,只用我们自己生产的有机肥,口感较市面上的葡萄甜好几个度,只需要用水清洗一下就可以直接食用,每年还没到成熟时就被订购一空。”总经理洪晓青介绍说。
有机葡萄让洪晓青的种植基地远近闻名,在带来收益的同时也为附近村民提供了就业岗位,许多周边村的村民利用农闲时间前往葡萄种植园务工。同时,有机葡萄的畅销还带动了乡村旅游业的发展,不少游客慕名而来,体验采摘乐趣,品尝鲜美葡萄,促进了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打造出了一条“甜蜜产业链”。
如今,在黑里寨镇,多彩的林果产业变成了群众的好“钱景”,实现了强村富民。“我们将进一步完善产业链条,推动水果产业向规模化、标准化、品牌化方向发展,积极探索水果产业与乡村旅游、文化创意等产业的融合发展模式,实现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繁荣,确保村民户户有产业、人人有增收门路,让水果产业成为乡村振兴的“甜蜜引擎”。 (全媒体记者崔晓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