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无锡虹桥医院骗保事件持续受到关注。目前该院已停业,法定代表人、院长等15名涉案人员也被公安机关依法采取刑事强制措施。
    事实上,不只虹桥医院。从最近其他地方查处的一些医院骗保案件看,相关手段的确是到了令人发指的地步。比如,重庆地区一些医院通过给予现金等方式,拉拢参保人虚假住院,有的明码标价拉人住院骗保,每拉1人付费300元;还有医院号称,运用脑电生物反馈治疗仪开展生物反馈治疗,2022年以来仅有3人次治疗记录,但该项目的收费数量竟高达9.6万人次……由此可以看出,一些医院差不多已是将骗保当作一个“主业”来做,其存在的目的就是骗取医保基金。如重庆市医保部门目前已初步核查52家,关停7家,移交公安机关或联合公安机关共同侦办6家;四川省医保部门目前已查实71家医疗机构存在骗保行为,已将60家机构违法线索移送公安机关。
    这样一种现实生态提醒,绝不能再低估医保基金被非法骗取的泛滥程度,整个医疗系统都有必要来一场重塑医保严肃性的“刮骨疗毒”行动。这不仅是指要对已经发生的骗保行为“掘地三尺”,对可能存在的“虹桥医院”应查尽查,更要基于对真实情况的全面摸底,针对医保基金的规范使用构建更具针对性和有效性的制度监督体系,从源头上最大程度减少医保“救命钱”跑冒滴漏的可能性。
    (光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