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遇见古城 “青州”已过万重山

日期:10-08
字号:
版面:第A08版:A08       上一篇    下一篇

趁假期,去一位“高考”状元的故里看看,他获“第一甲第一名”的考试可是在400多年前。

都说“一座青州城 半部中国史”,因这一句话差点让我在青州博物馆被踩掉了鞋。作为全国首个县级国家一级综合性博物馆,青州博物馆内的5万余件展陈文物、3000余件国家级文物,串起了青州七千年的发展史。

其中,赵秉忠的“状元卷”是目前所见明代及明代以前唯一的殿试卷真迹。通篇2460个字,小楷手书而成,无一涂改,比电脑打印的还要整齐!在这份卷中,赵秉忠用中肯的语言分析了当时的社会矛盾,并针对时弊提出一系列改革建议。他主张“立实心”、“举实政”才能使天下太平安乐,还提出“以民为本”。在400年前提出这些主张,无疑是进步思想的体现。

除了“状元卷”,馆内还有东汉“宜子孙”玉璧、龙兴寺遗址佛教造像、东汉大型跪姿石俑等稀世文物。如果国宝会说话,穿越千年的声音一定震耳欲聋,这大概也是古九州之首在山东的底气。

“面山负海古诸侯,信美东方第一州。”这是唐宋八大家之一的苏辙为青州留下的名句。穿过青州古城的阜财门,沿着主街一直向北走,脚下是踩得发亮的青石板,头顶是错落的古建筑和牌坊,两侧是鳞次栉比的商铺,跟着熙熙攘攘的游客往前,好不热闹。

古城里大大小小的街巷纵横交错,乘坐摆渡车穿过窄巷时不免在心里勾勒古城的轮廓,好似个方方正正的棋盘。等到登上阜财门城楼俯瞰,才得以窥见古城全貌,不禁去想象那个喧闹已久的海岱都会是什么模样?

途中得知,许多历史名流都曾与青州结下不解之缘。范仲淹、欧阳修、李清照等人在此生活过。“知否知否?应是绿肥红瘦。”“兴尽晚回舟,误入藕花深处。争渡,争渡,惊起一滩鸥鹭。”包括这些前半句一输入,后半句就能自动脱口而出的词作在内,李清照一生中三分之一的诗词都是在青州写就的。神奇!课本上曾“理解并背诵”的诗词竟然距离生活这么近。

赵秉忠在状元卷里写到“一念萌,知其出于天理,而充之以期于行。”意思是,一种想法萌生了,知道这是出于天理,就要让它如期见于行动。考卷里的句子,或许该在淄博完成闭环,探寻小城幸福的下一站,就藏在家乡的山水间。 (全媒体记者商萍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