午后的阳光洒进窗台,悠扬的音乐在耳畔飘荡,一名女生在书房里静静地读着路遥的小说《人生》。走廊的西头是一间活动室,打乒乓球的、下棋的、打牌的……好不热闹,时不时传来阵阵笑声。从每个人身上,你很难看出,他们是一群正在接受治疗的心理疾病患者。
9月20日,记者在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精神康复中心病房,看到了一幕幕暖心的场景。
一直以来,淄博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建设工作,持续做好这项事关高水平全面小康、事关社会治理现代化、事关人民群众幸福感的民心工程、健康工程、幸福工程。
淄博唯实惟先,善作善成。
“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
沉下去——
心要让你听见 爱要让你看见
据《2023年度中国精神心理健康》蓝皮书数据显示,目前我国患抑郁症人数达9500万人,18岁以下抑郁症患者占总数的30.28%,超过2800万人。
对于多数人来说,精神障碍和心理行为问题成为了生活中的盲区:看不见,也很少有机会去了解。而这样的“看不见”“不了解”通常是造成了“心理障碍者”的很多困境。
阳光再美好,须得打开心房才能感到温暖。心理健康是个人幸福、家庭美满、社会和谐的重要方面。
2022年12月31日,淄博市第十六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将“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确定为2023年度淄博市重大民生实事项目。
2023年1月,市委政法委和市卫生健康委联合印发了《关于印发〈淄博市“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和《关于印发〈全市卫生健康系统“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工作方案〉的通知》并召开专项工作会议,明确了各部门、各单位“心希望”民生实事项目的责任与分工。
健康的一半是心理健康,疾病的一半是心理疾病。让淄博百姓生活更美好,就必须重视心理健康,像健身一样来健心。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起到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2023年1月,市委政法委和市卫生健康委再次联合印发《关于组织开展全市心理卫生技术骨干和心理健康辅导员遴选工作的通知》。
不久,全市心理技术骨干和心理健康辅导员培训班如期举行,邀请国内领先专科和高等院校的资深心理专家授课,对来自全市政法、公安、司法、民政、教育、卫生、工会以及基层社区党群等部门单位的30名心理技术骨干和308名心理健康辅导员,进行最前沿的理论讲授和现场实景互动模拟训练等教学方式的授课培训。培训分为两期,每期6天5夜,封闭式集中专业培训,进一步提升了全市心理健康服务水平。
今年3月22日,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睡眠医学中心主任张京学走进淄博市委党校,为机关干部科普宣讲心理健康及睡眠医学相关知识。
4月25日,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公共卫生科医护人员走进淄川区将军路街道七里村开展“健康教育惠万家”义诊宣传活动。
5月22日,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学生青少年病区主任路庆忠走进淄博高新区实验中学,为学生们带去了一场“明德齐语”全环境立德树人心理健康知识科普讲座。
5月23日,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专家张文娟应邀走进淄博市人大常委会,为70余名干部职工讲解了《压力与情绪管理》的心理健康知识。
…………
进学校、进村(社区)、进家庭、进机关、进企事业单位。“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通过开展心理健康知识“五进”活动不断向纵深推行,提高了群众对心理健康的认识和重视程度,加强了心理健康制度和管理体系建设,促进了心理健康服务的普及和发展。截至目前,已累计开展1700余场次,现场宣教9.6万余人次,心理卫生知识宣传4400余篇(次)。
早在2012年,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就成立了爱心天使志愿服务队,志愿者达265人。2020年组建淄博市心理危机紧急救治干预专家组,后经优化,专家服务能力不断加强,实现了各行业、各单位“小问题在单位、大问题找专科”正见正行。
部门联动、专业团队、志愿服务等特色优势。“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构建起“家庭—学校—单位—社区—网络”的社会支持系统,覆盖全生命周期和全人群,让群众切实感到爱就在身边。
建起来——
一个公益平台 心理服务触“屏”可及
“你好,神小五。我最近工作压力大怎么办?”
“摆摆绿植、听听音乐、发发呆、找个好友聊聊……”9月22日,记者对话Al神小五,它马上给出500余字的8条建议。
拿起手机,动动手指,登录“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网站,经过简单注册,就可以与Al神小五进行交流,咨询各种问题。心理服务触手可及。
2023年11月25日,“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再传捷报,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正式启动,可以免费为市民提供专业、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
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包含心理测试、咨询预约、放松减压、心理科普、入驻机构、心理普查等6大功能,大家可以随时使用手机或电脑通过微信公众号“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微信小程序“神小五”、以及网址(sxw.zibomhc.com)三种方式登录。
“线上沟通方便,可以输入文字,也可以发送语音,能得到有用的指导。”一位初中学生的家长在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咨询后表示,她是朋友推荐使用的,这个平台是政府开发的官方平台,具有公信力。
面对生活中的难题和困扰。越来越多的淄博市民选择打开手机或电脑,点击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找心理顾问破解困惑。
云平台有四个核心优势:一是安全性,保护用户的数据安全;二是便捷性,按照用户思维设计,操作简单;三是权威性,保持流程规范科学和平台资源的权威;四是合法性,平台所有内容,版权合规,业务流程合法。
在心理体检中,扫码即测,比如选择比较常用的疲劳量表,测试一下自己的疲劳程度。提交之后,咨询师在后台可以查看到报告,这个报告只有测试者本人和咨询师可以看到,用户可以放心使用,量表分为1-8题躯体疲劳,和9-14题脑力疲劳,总分14分,分值越高反映了疲劳越严重。在综合报告中,咨询师可以看到团体的综合情况,在各个范围中的人数比例。在个体报告,咨询师可以详细查看个人的情况,可以看到他每一题选择的答案、分数。咨询师可以结合这些,给出合理的建议。
上有高度,下接地气,中有内涵。
“当心理咨询变得非常便捷,就会慢慢成为人们日常生活的一种习惯。”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社会防治科科长李小鹏说,当人们感到孤独或烦恼时,可以随手打开淄博市心理健康云平台,与心理顾问聊聊,及时化解烦恼,避免问题积压,防患于未然。
截至今年5月份,云平台共入驻精神卫生专业机构8家,心理咨询师30余名,注册人数达到55690人,点击率达到156380人次,自我测评目前人数18162人,发表针对心理健康问题的心理科普和情绪疏导300余篇。
今后,云平台将加大群众的知晓度,持续更新网站内心理健康内容,根据群众的心理需求,提供个性化服务。
接起来——
你的烦恼,我们随时倾听
“我们是一名14岁女孩的家长,孩子学习非常优秀,可是最近不能上学了。一到学校,孩子就会出现头晕、头疼、恶心、肚子疼等等各种不适症状……”电话那端,一对夫妇焦急地诉说着。电话这端,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心理咨询与治疗中心主任车群耐心倾听着,并初步进行评估,然后耐心给予情绪纾解。经过暖心地沟通和疏导,来访者的情绪状态慢慢稳定下来,最后同意带孩子到医院就诊。这是今年6月份发生的一起真实案例。
这对异常焦虑的父母怀着忐忑的心情找到车群。他们说,女儿接回家后就会好转,在家谁也不能提上学、作业、自理能力之类的话题,否则就发生争吵、指责,甚至摔砸东西,家庭关系异常紧张。女儿即将升入初四,已经离校半年,我们不想孩子放弃学业,四处寻找解决办法。
车群对他们说:“一味地批判孩子是不对的,首先你们做父母的要彼此看到自己的不足之处,父母之间能够互相理解和沟通,家庭战争就减少了一半。孩子看到父母的改变,自己也在跟着改变,变得可以交流,好好说话。而不是每天生气、顶嘴。其次,调整好父母与孩子的相处方式。”
经过车群的疏导与治疗。今年9月开学季,孩子复学,逐渐地适应了学校生活,父母也在陪伴孩子适应的过程中,变得越来越成熟和有耐心,欢快的家庭氛围又回来了。
“线上+线下”“互联网+心理健康”心理服务双线并行。淄博有两部24小时的心理援助热线,一部是心理援助热线:0533-8758811,另一部是淄博市青少年心理热线0533-12355,这是“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重要组成部分。车群作为淄博市心理援助热线8758811的主要负责人,每年免费接听淄博市民心理求助热线800余人次。
2023年,淄博市心理援助公益热线接听3100余人次,转线下咨询800余人次,开展心理危机干预200余人次。
风劲催潮涌,扬帆逐浪高。
加强心理卫生健康知识科普宣传、对重点人群开展心理健康评估与筛查、规范严重精神障碍患者管理……“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环环相扣、步步深入。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副书记、院长崔克春说:“‘心希望’健康服务行动,将逐步健全和完善‘政府主导、部门联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心理服务机制,形成上下贯通、多方协同发力、全人群共参与的保障体系。”
淄博市精神卫生中心党委书记郭守恒表示:“新时代,新征程,心希望,我们将始终坚持公益属性,贯彻健康中国战略、加强健康淄博建设,为全市470万人民提供全人群、全生命周期、全方位的心理健康服务。”
(全媒体记者张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