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淄博看病真方便。”9月24日上午,记者见到了正在淄博市市直机关医院就诊的朱珊(化名),她说:“异地就医,省钱又省心。”
今年68岁的朱珊是江苏省盐城市建湖县轧花厂一名退休职工,2000年后,跟随大女儿来到淄博。20余年来,在淄博生活的日子比在老家还要多。
“今天感到肠胃不舒服,就到医院看看,结果是急性肠胃炎。” 朱珊说,女儿住在华润中央公园,离淄博市市直机关医院最近,一抬脚就到了这里。
“现在看病真是既简单又方便,一张医保卡全部解决。” 朱珊说:“这次看病花了169.53元,我用的是职工医保,全部报销后,自己仅承担了46.35元,报销也就是分分钟的事。这要是在以前,淄博市没有异地就医这么好的政策,这些钱,我要全部个人承担。”
接着,朱珊讲起了她在淄博以往看病的经历。
2010年冬天,朱珊因为感冒严重,住进了淄博一家私立医院,一个疗程结束后,花费了2000余元。
康复出院后,朱珊开始联系老家医保部门,咨询异地就医如何报销?得到的结果是:跨省异地就医,首先需要在本人参保地进行报备;其次需要就医发票、医院证明等材料;其三填写各类申请表格等等。
一系列复杂的流程,让朱珊望而却步。虽然是真实的就医治疗,可是那些繁琐的相关材料她却无法提供,而回家报销的成本更高,浪费的人力、物力与看病的费用几乎相当,只能眼睁睁地看着一摞摞医院收费单据,没有一点办法。
朱珊说:“今年,我已经来淄博市市直机关医院就医十几次,肠胃病、骨骼病、呼吸道病等,拍片、针灸,吃药、打针。虽然没有什么大病,但是年纪大了,病还不少。” 朱珊又感叹:“小女儿在济南,我也经常去,看病也没少花钱。一想起不能报销的事,就感到头疼。”
曾几何时,异地就医面临着报销流程繁琐、费用垫付压力大等诸多难题,让许多患者及家属倍感焦虑。然而,如今这一局面得到了极大改善。
2022年1月1日起,淄博市异地就医全面取消备案证明材料、取消备案医疗机构家数限制、临时外出就医首先自付比例统一调整为10%。
2023年,我市对异地就医直接结算工作进行了进一步优化调整:一是规范异地就医备案期限。二是允许补办异地就医备案。三是持续规范异地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流程。随着医疗保障制度的不断完善,异地就医正为越来越多的民众带来实惠与便利。
目前,在淄博市异地就医,各大医院设有异地就医专用通道,已全面满足异地门诊个人账号、一卡通行、门诊统筹、门诊慢特病、门诊急诊、门诊外伤、普通住院、急诊转住院、外伤住院联网结算等多种类型直接结算需求。
截至目前,我市232家住院定点医疗机构实现异地住院、普通门诊和门诊慢特病费用省内及跨省直接结算全覆盖,165家定点门诊实现门诊慢特病费用省内及跨省直接结算,777家定点门诊可为省内、跨省参保人普通门诊费用进行直接结算。全市2962家定点医药机构省内“一卡通行”,跨省药店刷卡覆盖我市1855家定点零售药店。
异地就医政策的实施,不仅方便了患者,也促进了医疗资源的合理配置。一些患者可以根据自己的病情选择更适合的医疗机构,而不必局限于本地医疗资源。这对于提高医疗服务水平、满足患者多样化的医疗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朱珊说:“在淄博这么多年,切实感受到这座城市的巨大变化,特别是一系列的医疗惠民措施,让我们这些外地人感到不再遥远,而是成为实实在在的一个受益者。”
(全媒体记者张鹏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