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小份菜渐成“新食尚”

日期:09-27
字号:
版面:第A09版:A09       上一篇    下一篇

民以食为天,食以俭养德。连续几日,记者走访我市部分餐馆时发现,不少餐饮单位推出了“小份菜”“小碗菜”,由于菜品丰富、价格实惠,且能有效避免浪费,受到越来越多市民的认可,掀起了一股节俭“食”尚新风。

餐馆小份菜成新宠

同一款菜,两个规格,两种价格,就餐人员根据需要自由选择。

9月24日,记者在多家酒店和快餐店,发现不少餐饮单位推出“小份菜”“半份菜”,供食客多样化选择,线上外卖平台也提供“小碗”“小份”菜品,备受消费者青睐。

“小份菜”的推出,让消费者花同样的钱可以品尝更多品类的菜肴,商家让利于民带动了更多消费,同时也引领着“舌尖上的节约”。

“商家都配有公勺公筷,会提醒顾客按需点餐。”在淄博经开区一家大型综合体购物广场就餐的顾客张杰说。记者看到,目前广场有餐饮店20多家,不少本地菜、火锅类的商家还推出了一人餐、小拼盘等,倡导顾客少点勤点,吃不完打包。

郭晓乐在张店区步行街经营一家“小碗菜”店,店里菜品均为小碗装,荤菜10元至18元,素菜3元至8元。中午12点,是郭晓乐最忙的时候,在接待店里顾客的同时,他有条不紊地在收银台开餐单,按照顺序通知后堂备餐、出餐。

市民李女士在店里点了鱼香肉丝、虎皮辣椒、酸辣土豆丝。“这一餐荤素搭配,小碗菜不仅避免浪费,还给我们提供了更多就餐选择。”李女士说。

同样,在张店区西六路上,不少小吃都推出了小份菜、一人食套餐等,吸引顾客。店内均张贴着“公筷公勺、文明用餐,反对浪费、光盘行动”等宣传品,在打包台专门摆放着打包餐盒,鼓励大家光盘行动,吃不完打包。

商户马经理说,她会根据顾客人数提醒顾客点餐数量,遇到人数少的,她都推荐小份菜,不浪费,也赢得了好口碑。

分量小了,味道多了。9月24日19时左右,记者来到张店区新村西路一家家常菜餐厅。一般2至3人的桌子,他们都会向顾客推荐“小份菜”,既方便顾客按需点菜,又能避免浪费,酒店负责人介绍。

“为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我们结合顾客消费习惯,推出‘小份菜’让顾客花同样的钱品尝更多美食。我们‘小份菜’价格是‘大份菜’的50%多一点,分量上尽量让食客能吃饱。”该餐厅大堂经理告诉记者。

市民王峰一家三口正在一楼大厅用餐,他们点了6个菜,都是“小份菜”,“如果点‘大份菜’,点三四个就差不多了。以同样的价格,我们点了6个‘小份菜’,能品尝到更多菜肴,同时‘小份菜’很好地响应了光盘行动。”王峰告诉记者。

线上小碗菜畅销

9月25日,记者在某外卖软件平台上输入“小碗菜”搜索,显示出附近有十几家餐厅可提供“小份菜”,可外卖也可到店就餐,而且近期销量都很高。记者找到一家小碗菜饭店页面,看到其供应的“小份菜”有20余种,价格从5.9元到13.9元不等,销量第一的是肉末茄子,售价7.9元,月售700多份;销量第二的是番茄炒蛋,售价6.9元,月售600多份……

“我们店去年开业的,只做线上外卖,现在每天有100多单,生意还不错。我们的顾客群体是上班族和年轻人,因为这个群体平时做饭少,外卖主要送到综合写字楼或者小区里。”张店区步行街的某小碗菜饭店王经理告诉记者。

“平时一个人做饭很麻烦,所以经常点外卖,都是‘小份菜’,价格便宜、选择多又不会浪费,很实惠。”去年刚参加工作的尹小姐表示。

记者在某外卖平台的评价中也注意到,小份菜的推出受到了不少消费者的好评,不少人认为这不仅丰富了餐桌的选择,而且也符合中国人节俭消费的理念。

无独有偶。记者在外卖平台饿了么查询,随着市民对餐饮浪费行为的愈发重视,以及适量而为的健康饮食观念崛起,小份菜、半份菜的订单量出现迅猛增长。

食物零浪费成共识

一丝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

说到饭店推出的小份菜,市民孙女士很支持:“选择更多,菜量也刚好。我很认同这种用餐模式,既避免浪费,又能省钱,一举两得。”采访中,不少市民表示,选择“小份菜”已逐渐成为一种用餐习惯。

分量小了,浪费少了。9月25日11时许,博山区熙临居食府酒店就开始热闹起来,前来就餐的市民络绎不绝。记者看到,冒着腾腾热气的取餐台上,整整齐齐地摆放着数十种小碗菜:木耳炒肉、青椒肉丝、博山硬炸肉、酸辣土豆丝……菜品丰富、种类齐全,供顾客挑选。

“我们店最近推出了小份菜,菜品价格按照大小份收费,针对不同人群推出了不同口味的菜品,有荤有素有汤,价格也比较实惠,比如像这道博山硬炸肉大份需要42元,而小份只要21元,顾客人少点小份,从‘大而全’走向‘小而美’,避免了铺张浪费。”酒店负责人赵熠介绍道。

“要在全社会大力营造浪费可耻、节约为荣的氛围,让‘厉行节约、反对浪费’成为人人发自内心的自觉行动。”淄博市餐旅饭店烹饪协会会长陈家恕告诉记者。

要把“不浪费”的行为延续、坚持并成为习惯,陈家恕认为最重要的还是个人自觉。“要不间断地通过多种宣传方式提高大家对餐饮节约的重视,倡导健康、理性的饮食文化,彻底改变旧观念,养成崇尚勤俭节约的好习惯,只有这样才能使厉行节约、反对浪费落到实处。” (全媒体记者张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