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从黄河滩区到新楼房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A04版:A04       上一篇    下一篇

“2021年春天,我们搬进新家,换了新工作,家里收入节节攀升。”9月10日,高青县木李镇蔬菜育苗基地舒适宜人的育苗大棚里,昌盛村村民王恩峰一边忙碌着将当天发货的种苗装箱,一边乐呵呵地憧憬着未来,搬入新家3年多,他已适应了现在的新生活。“现在的日子过得舒坦,是真幸福。”

从黄河滩区居住到住新楼,63岁的王恩峰亲眼见证了时代变化,也一步步离开让他眷恋又烦恼的黄河滩。

常忧水患的黄河人家

“我们村就在黄河边上,离黄河也就几百米远,原来经常遭水灾,每至凌期汛期,大家都提心吊胆,不是整村被河水围困,就是辛苦种的庄稼一夜化作泡影。道路泥泞、院墙倒塌是‘家常便饭’。”王恩峰说,当地人常说的“十年河东,十年河西”,说得就是他们村早年的状况。“小时候,村里家家都穷。有的人家刚盖起新房,一场水,房子就得重建。”

为了防水,重建的房子一般需要先建高台,新建的房子要建在高台上。王恩峰还记得,他家曾筑过三次高台,建过两次新房。“高台一般3米高,防水但不利于村里通行,特别是一发大水,村民家家都像被围困在‘孤岛’上。”

这样的日子一过就是几十年。王恩峰印象最深的是两场水灾,分别发生在1976年和1996年。“那时候,庄稼全淹了,村民们有的投亲靠友,有的靠政府救济。”王恩峰说,1996年那场大水,村里成立了护村队,轮流值班在村四周建围挡防水,家家户户都把门板拆下来,村里组织村民们堆砌土堆进行抗洪。那段时间,天天担惊受怕,村民们热切盼望着再无水患,过上安稳日子。

2017年,高青县开始实施黄河滩区整体搬迁工程,王恩峰所在的三圣村(时为自然村,搬迁后合并入昌盛村)也在搬迁之列。村民们年年筑高台防水的日子也画上了句号,困扰黄河滩区人的五大难——安居难、娶亲难、致富难、出行难、上学难彻底成了过去。

村民高高兴兴上了楼

黄河滩区居民迁建项目木李镇共涉及6个自然村,595户2167人。“当时,镇上成立了搬迁攻坚指挥部,成立挂包领导小组,召开动员会议的同时,逐村逐户做工作。村民们都特别高兴,终于要搬出滩区摆脱水患了。”王恩峰说,“我家是第二期搬迁的。2021年1月,二期完成分房大会后,村民们兴高采烈地搬进了新家,好多人家都放起了鞭炮。”

王恩峰也高高兴兴地上了楼。“我们现在的社区叫昌盛村,我家5口人,在这里分到了一套140平方米的大三居。”他说,新社区引进专业化物业服务公司,配套设施也齐全,党群服务中心、图书馆、书画室、文体广场、儿童乐园等便民设施都让村民们竖起了大拇指。

农民家门口就业成工人

“这样舒心的日子,以前想都不敢想。”搬入新家后,王恩峰又找到了新工作,到离家直线距离不到300米的渌鑫育苗基地上班。“现在,我一年收入五万多元,家里的生活一天比一天好。”

村民们的职业也发生了变化。村里的土地大多都流转了,年轻人进城打工,留在村里的人也在附近的工厂找到了新工作。“育苗基地、得益乳业都从我们村里招了不少人。”王恩峰说,还有不少村民进了附近的小微产业园,有的则自主创业,干起了电商,村民们再不用年年搬家建新房,日子越过越好。

镇上有句口号,“搬得出、稳得住、能发展、可致富”,王恩峰也当作自己家庭的发展目标。王恩峰说,岁月变迁,时代推着生活向前,也在推着好日子向前。

(全媒体记者董振霞 刘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