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动自行车在给人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产品质量和使用安全也引人关注。市民选购电动自行车最关注啥?电动自行车流通环节有无隐患?电动自行车如何买得安心、用得放心?记者进行了深入采访。
市民最关心产品质量和安全性
“选购电动自行车最关心的就是产品质量和安全性。”日前,在张店区共青团路选购电动自行车的市民孙女士告诉记者。采访中记者发现,消费者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最担心的就是电池续航能力不足、刹车失灵、车身结构不牢固等安全问题。对于电动自行车的售后服务和维修保养问题,市民也表现出较高的关注度。
9月15日,记者在共青团西路电动自行车销售区域,与选购电动自行车的市民近距离交流。
正在挑选车辆的市民王先生向记者讲述了他过去的“惨痛”经历:“我之前买的电动自行车,路上突然断电,害我摔了个跟头。还有一次刹车失灵,差点出大事。现在选车,我最看重的就是质量和安全性能。”
不远处,另一位消费者刘女士正细致地检查着一辆电动自行车的刹车、轮胎和电池等关键部位。“上次买的车续航不行,老是要充电,刹车也不灵敏,这次我一定要选个靠谱的。”刘女士说。
据某电动自行车品牌淄博销售负责人介绍,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市民在选购电动自行车时越来越关注其质量和安全。日前,工业和信息化部就《电动自行车安全技术规范》征求意见,不少消费者会专门咨询按照新国标生产的新车何时面市,性能有何改善。“相信‘新国标’会带动电动自行车产品质量性能稳步提升,公司也一定会严格遵守新国标规定,用好产品给用户带去良好体验。”
二手电动自行车市场隐患不少
经济实惠、价格亲民,学生和刚工作的年轻人也可轻松负担。二手电动自行车成为不少人的出行新选择。
二手电动自行车的质量如何保证?价格是否透明?9月21日,记者在张店区金晶大道二手电动自行车销售点观察发现,市场内众多二手电动自行车杂乱摆放,部分车辆外观有明显的磨损和划痕,一些车辆的电池被随意放置在一旁,质量和性能难以判断。销售摊位上,摊主仅仅简单地将车辆摆放出来,未提供详细的车辆信息、质量保证以及价格标签。
淄博职业学院的小李同学,在这里以500元的价格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全新电动自行车开销大,二手电动自行车经济实惠,是非常好的代步工具。”前来购车的消费者范先生则担忧电机质量、线路老化、电池质量及质保等问题,“这些方面如果没有保障,买回去出问题就麻烦了。”
一位二手电动自行车销售人员向记者坦言,这里的二手电动自行车都是回收来的,质量参差不齐,但价格便宜,购买者多为学生。电池续航一般充一次电可跑20公里至40公里,价格在500元——2000元不等。“我们有营业执照,可以提供发票,质保期为半年。”
部分消费者还会选择在网上二手交易平台或通过熟人介绍购买二手电动自行车。记者在多个二手交易平台查询发现,二手电动自行车价格区间大,价格在300元至2500元不等。网上留言显示,不少买家询问包邮还是自提,且多数只关注外观及车速性能,少有人询问车辆是否改装或更换电池。有网友表示,想买最便宜的二手电动自行车,若电池不行可再买二手电池。
业内人士指出,二手电动自行车市场的突出问题就是质量难以保证。由于车辆来源复杂,且缺乏严格的质量检测机制,消费者在购买二手电动自行车时往往难以准确判断车辆的真实质量状况,使用过程中存在的安全风险不小。不少二手电动自行车几易其主,是否改装、电池状态是否健康都很难查证,很容易引发安全问题。同时,二手电动自行车缺乏统一的价格标准,摊主随意定价的现象较为普遍,消费者购车后的权益也难有保障。
电动自行车改装大多在“隐秘角落”
改装电动自行车可能在使用过程中造成线路过流过载、充电过程自燃、车速过高、车架断裂、刹车失灵、制动失灵等危及人身安全的情况发生,影响交通安全和消防安全。严查电动自行车改装也是全链条电动自行车整治中的重要一环。
记者9月21日走访多个电动自行车销售点,未发现电动自行车非法改装现象。位于张店区明清街的多家电动自行车销售门店,在显著位置张贴有“禁止改装”的提示及承诺书。“当前销售的电动自行车都不能进行改装,至于购买后改装属于个人行为。”门店工作人员王先生表示。
维修环节有无电动自行车改装行为?记者走访几家电动自行车维修店铺,有的明确表示不能改装,有的回答改装需要私下根据需要探讨。据记者了解,部分消费者为追求更高速度或续航能力,会在维修点对电动自行车进行解速或私自改装,这些维修点通常较为隐蔽,通过熟人介绍等方式吸引顾客。
某电动自行车销售点负责人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杜绝个人私自改装电动自行车的行为,一方面需要加强对维修点的监管力度,严厉打击非法改装行为;另一方面需要提高消费者的法律意识和安全意识,让他们认识到私自改装的危害,自觉遵守法律法规。
“实际外观与合格证中图片标识外观不一致,必须立即退货。”日前,淄博高新区市场监管局对辖区电动自行车市场检查时,执法人员当即责令经销商立即整改并作退货处理。
在检查过程中,淄博高新区市场监管局执法人员对照产品合格证检查电动自行车的外形、蓄电池电压值等是否一致,是否存在改造蓄电池槽盒、更换更大容量的蓄电池、拆改限速等违法违规行为,电动自行车充电器标注的执行标准是否符合要求等。
检查发现,有的电动自行车实际外观与合格证中图片标识外观不一致,淄博高新区市场监管局责令其退货处理。检查过程中,立案 4 起,查封、扣押不符合国家标准电动自行车10辆。
据了解,今年以来,淄博市市场监管局持续开展电动自行车质量安全专项检查行动,加强对电动自行车生产、销售环节的监管力度,严查无证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等违法行为。截至目前,我市共查办电动自行车相关案件30起,涉案电动自行车48辆,涉案货值12.18万元,罚没款10.42万元,没收电动自行车32辆。同时,还向其他部门通报进行全链条追溯案件21起,已实施联合惩戒、进行行政处罚信息公示案件25起。
网购电动自行车当心非法经营
家住张店区和平小区的小李满心欢喜地在网上购买了一辆电动自行车,本以为捡了个大便宜,毕竟价格比实体店低了不少。然而,当收到货后,小李却大失所望。这辆电动自行车既没有合格证,也没有CCC认证标识。小李赶紧联系卖家要求退货,可卖家却以各种借口百般推脱。无奈之下,小李只好向市场监管部门投诉。
市场监管部门迅速介入调查,发现该卖家竟然没有营业执照,明显属于非法经营。这种行为严重损害了消费者的合法权益。市场监管部门依据相关法律法规,对该卖家进行了严肃处罚,包括罚款、责令整改等措施,并明确责令其退还小李的货款。
市场监管部门提醒,如果网购电动自行车遭遇非法经营,消费者应保持冷静,积极采取以下措施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首先,立即停止使用该电动自行车。非法经营的产品可能存在质量安全隐患,继续使用可能会对自身及他人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威胁。
其次,保留好相关证据。包括网购订单记录、支付凭证、与卖家的聊天记录、商品照片、快递单据等。可以尝试与卖家协商解决,在协商过程中,注意保留好协商记录。如果与卖家协商无果,应及时向网购平台投诉,向平台提供详细的证据材料,说明卖家的非法经营情况,要求平台介入处理。同时,消费者也可以拨打消费者投诉举报热线,向市场监管部门详细说明网购遭遇非法经营的情况,提供充分的证据,配合市场监管部门的调查处理。
另外,消费者也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在网购电动自行车时,选择正规的商家和品牌,仔细查看商品的认证信息和商家的资质,避免再次遭遇非法经营的情况。
电动自行车如何买得安心用得放心?
选购一台合格的电动自行车对于保障消费者出行安全十分重要。作为消费者,应该如何正确选购电动自行车呢?对此,市市场监管局相关工作人员通过本报发出提醒。
首先,消费者应通过正规渠道购买电动自行车,避免购买无厂名厂址、无合格证、无CCC认证标识的产品。其次,在购买时,要仔细检查车辆的外观结构是否与合格证上的简图一致,随车配套的附件、充电器等是否齐全。同时,可以通过扫描车辆合格证上的二维码,查询认证机构公示的车辆信息,并与实车进行比对,重点查看蓄电池、充电器、电机等关键零部件的生产厂家和规格型号是否与车辆合格证信息一致。
购买到心仪的电动自行车后,如何安全使用也是消费者关注的问题。
首先,不非法改装电动机、蓄电池、电源控制线路等动力装置,不非法加装或改装后座、电池组盒等组件,不非法加装车篷、车厢等改变外形结构影响行驶安全的装置。其次,驾驶电动自行车时需佩戴头盔,并扣好卡扣,以保护头部安全。注意充电时长,一般为8到10小时,避免通宵充电。充电时应远离易燃易爆物品,保持通风良好,不要淋雨充电。切勿飞线充电,不在建筑门厅、居住建筑内、疏散楼梯走道和安全出口处停放和充电。定期对电动自行车及零部件进行维护保养,如发现电池鼓包、电线老化等问题应及时更换。建议每半年到一年到专业维修点做一次全面检查。
(全媒体记者刘永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