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1-04
星期二
当前报纸名称:淄博晚报

吓鸡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A10版:A10       上一篇    下一篇

□孙方之

刘罗锅早年在周村街上当织匠,整天给人家织布,蹬织布机,经年劳累加上居住的地方潮湿,成了罗锅。成了罗锅的他不能干活,被主家辞退。

刘罗锅不和一般的锅腰子(注:驼背)一样。别的锅腰子上身与下身成九十度,头往前伸伸着,有句歇后语说,锅腰子上山——前(钱)上紧,是揶揄财迷的人。他的罗锅腰却上身与下身弯成一百八十度,头顶拄到地面。看人看物须从两条腿中间朝后看,这样走道就必须倒着走,他才能从两腿中间视物。被辞退回家时,刘罗锅才二十二岁,这年是1948年。解放前他和老娘相依为命,他把老娘背在背上,倒着走,艰难地到邻村要饭讨食,不久老娘死了。

1965年,我记事时刘罗锅已经近四十岁。他不能干重活,生产队也不能饿死人,就安排他在村头地里吓鸡。他在地边,从两条腿之间瞅瞅地里头有没有鸡在啄食庄稼,如果有鸡在吃庄稼,他就从两腿之间向后扔小石头块,他扔的石块如杏仁般大,扔到鸡身上,一打一个准,吓得鸡们“嘎嘎嘎嘎”惊叫着飞跑出青苗地。社员们说,啥人有啥用,刘罗锅干别的活不行,吓鸡倒是有一手。

刘罗锅很负责任。夏天的中午人们一般都睡午觉,他不睡,坚守岗位,看着地里别进去鸡。小孩们都想知道他怎么睡觉,有时候他困了,在地头上侧着身子迷瞪一阵。这个时候就有一帮孩子围着他看稀奇,嘻嘻哈哈说:“刘罗锅原来这样睡觉啊?”这个时候他被孩子们的吵闹声惊醒,爬起来,也不恼。嘻嘻一笑,从两腿中间向地里瞭望。如果有鸡,扔块杏仁大小的石子,打得鸡们“嘎嘎”叫着往外飞跑。

1965年底,保管员忽然上吊死了,撇下了一个老婆,一个男孩子。老婆三十五岁,奇丑,男孩子三岁,模样很像保管员,白净面皮,眼睛虽是小了些,但是挺有神。不几天,队长撮合刘罗锅与这丑女人成婚。刘罗锅虽是个童子,但是个锅腰子,没有女人能看上他。身边有个女人总比没有强。这女人虽年轻,但是丑,又带着个孩子。瘸驴就着个破布袋,成了。女人依然在生产队下地,刘罗锅夏天依然到村头地块吓鸡,冬天就到生产队粉房吓鸡,看着别让鸡蹬了晒着的粉条。这吓唬鸡的活儿轻快,一天六分工。刘罗锅不嫌少,很是知足。他风雨无阻,下雨了,他不能打伞,就到村头一间场院屋子里避一避,仍然警惕地在场院屋子门口从两腿之间投出目光,从雨帘中看看地里有没有进去鸡。

不久,媳妇显怀了。社员们都好奇,这孕是怎么怀上的呢?成了社员们茶余饭后的谈资。

生产队解体后,不再需要吓鸡。听说他在地里给媳妇拉耩子,虽是倒着走,垄子却是拉得笔直。他人残心善,对继子视如己出。恢复高考后,继子考上了一所大学。他的亲生儿子,也考上了一所师范大学,毕业后在一所中学当了老师。后来,老伴去世,自己一个人过日子。夏天哪里凉快去哪里,冬天就在北墙根下晒太阳。两个儿子都叫他去城里住,他不去,说城里的空气不如乡下清新。和他年龄相仿的人,一个一个都死了。冬天晒太阳,就他一个人蜷缩着躺在北墙根下。一帮小孩逗他,他不回应,一天不说一句话。

有一天,他大儿子把后爹抱上小轿车,拉他去了北京。听说他在二十八层高楼上瞭望天空,依然从两条腿中间往窗外的远处看。他自言自语:天那边是家乡吧?

窗外,忽然传来一阵哨鸽声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