半岛都市报
-A08-09版:问法热线-2023年04月26日
日期:01-15
版面:
第[db:版面标题1]版:[A08-09]问法热线 上一篇 下一篇
文/图 半岛全媒体记者 尹彦鑫 蒋凯 实习生 张旭 李琪
近年来,随着网络的普及,网络诈骗、电信诈骗事件层出不穷,冒充公检法诈骗、网购退款诈骗、冒充亲友诈骗、网络“杀猪盘”诈骗,被骗的案例比比皆是。4月25日,半岛问法热线聚焦“反诈主题”,邀请青岛市公安局市北分局刑侦二大队孙杰警官、李永伦警官与山东华赛律师事务所专职律师鲁桂霞律师、李炜律师,为有疑惑的市民提供反诈方面专业解答。
4月25日9时30分,半岛问法热线80889800如约响起。鲁桂霞律师接到市民杜先生咨询,去年他和某公司签订一份合同,约定从公司购买价值30万元的邮票,公司承诺邮票会增值,公司返还购买邮票的增值金额和投资金额的相关利息。杜先生付款后,公司一直没有将购买的邮票交货。他找到公司询问,公司却称杜先生的合同就是投资合同。杜先生又与公司签订一份退款协议,但是公司至今也未退款。
“公司这种做法是不是属于欺诈?我该怎么维权?”杜先生问道。
鲁律师先是安慰杜先生,然后解释说,这种情况下要积极跟公司协商,争取解决问题,协商不成可以进行民事诉讼。
这里还涉及到一个问题,就是杜先生表面上和公司签订买卖合同、退款协议,实际上可能是公司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就涉及触犯《刑法》,需要直接到公安部门报案立案。如果涉及到的被害人非常多,比如说几十人或者上百人,并且转为刑事案件,那么在此之前已经进行民事诉讼的受害人,需要由公安机关统一处理。
当天上午,两部热线电话不断响起,反诈民警也接到市民的咨询。
“我前几天在微博转发一抽奖帖子,昨天突然被告知自己中奖了,奖品是一部iPhone14。”市民谢女士告诉民警,因为此前也在活动中抽到过手机,便对自己的好运气深信不疑,“对方要求我先从他们店铺购买500元商品,然后才能收到iPhone14,且展示了其他人按照上述步骤收到奖品的截图。”谢女士有些疑惑,向朋友描述情况之后,朋友提醒她小心电信诈骗,于是她便拨打电话咨询反诈民警。
“微博转发抽奖诈骗比较常见,很多骗子就是看准了转发就能中奖的心理。这种转发诈骗的套路也很多,其中一种就是您所说的,中奖后先引诱你购买东西,有的骗取个人信息,有的最后寄假货,还有的甚至收到钱就跑了。”民警孙杰表示,幸好谢女士的朋友警惕性比较高,避免了损失,“否则骗子会一步步诱导你支付各种费用,等你发现被骗之后已经出现了不可挽回的损失。”孙杰提醒,市民在微博抽奖时一定要注意辨别,不要参加需要先付款或者购买东西的抽奖活动。
电信诈骗的种类多种多样,记者根据市民咨询的情况选取了几个热点话题,由律师和反诈民警给出专业判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