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闽北日报

以法治力量守护群众“舌尖安全”

日期:09-30
字号:
版面:第5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民以食为天,食以安为先。”食品安全是民生工程、民心工程,关系到每个人的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

近年来,延平区检察院聚焦群众反映强烈的食品安全问题,以行政公益诉讼为抓手,开展食品安全专项监督行动。行动过程中,延平区检察院针对外卖行业、养老机构、食品加工经营及新兴的美食博主探店等领域存在的安全隐患精准发力,通过制发相关建议、推动多部门联动治理等方式,织密食品安全“防护网”,用法治力量守护群众“舌尖上的安全”。

建立长效机制,筑牢网络餐饮安全防线

“手机点一点,美食送上门。”外卖已成为市民日常就餐的重要选择,但部分商家的违法违规行为却让“便捷”背后藏着“隐忧”。

今年1月,延平区检察院联合延平区人社局通过运用大数据监督模型,发现外卖骑手未持有效健康证明仍从事外卖配送服务线索10余条。

“根据查实的情况,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建议其对存在的食品安全隐患问题依法履行监管职责。”办案检察官介绍,延平区相关职能部门开展外卖平台食品安全专项整治行动,对辖区内5家外卖平台骑手健康档案开展全面摸排检查,督促37名外卖骑手依法办理了有效健康证明。

为推动外卖行业建立食品安全长效机制,延平区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召开圆桌会议,邀请外卖平台负责人就食品安全隐患开展座谈,特别围绕食品安全主体责任强调外卖平台企业规范经营的义务,督促其依法依规从事餐饮服务经营活动,加强从业人员健康管理规范。

斩断“黑链条”,守好食品生产“源头”

食品生产经营是食品安全的“源头”。近年来,延平区检察院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保护公益诉讼检察专项行动,发现辖区内近100户的食品经营单位在加工、经营食品过程中存在不同类型、不同程度的食品安全隐患。

“对于发现的问题,我们依据相关规定,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了检察建议书,建议其全面履行职责整改相关隐患,并加强法律、法规宣传力度以增强食品生产经营者及消费者食品安全知识和意识。”据检察官介绍,职能部门联合各乡镇开展检查,并围绕网络销售食品隐患整治,探索性地使用《提示函》督促食品经营者规范经营行为,以便消费者维权。目前,经职能部门督促后,食品经营者均已对隐患进行整改。

2021年以来,延平区检察院持续开展食品安全保护专项监督,以圆桌会议、诉前磋商、检察建议等方式推动职能部门形成合力整治食品安全隐患,共办理食品安全领域公益诉讼案件51件,督促职责部门履职整改食品安全隐患10余类120余处。

规范“网红推荐”,不让“种草”变“踩坑”

近年来,直播带货、网红代言等网络销售新业态发展迅猛,随着美食博主探店视频的流行,部分“网红店铺”背后存在通过虚假宣传误导消费者的问题,侵害了消费者合法权益。

2024年8月,延平区检察院发现延平区多名“美食博主”发布短视频或开播探店时存在不规范情形。例如,多个“探店视频”发布者以“体验”形式发布短视频,分享评价延平辖区内多家餐饮店铺的食品口味、服务水平,视频页面还添加相关团购链接,其发布具有广告属性的视频,但未明确标明“广告”字样,容易让消费者产生混淆。同时,视频发布者推荐的部分商家还存在食品卫生安全隐患,一些博主与商家勾结,为无资质、卫生差的店铺“刷好评”。

对此,延平区检察院根据查实的情况,依法向相关职能部门制发检察建议。检察建议发出后,职能部门依法全面履职,“探店视频”发布者及时纠正违法行为、餐饮经营者积极整改食品安全隐患;同时,延平区检察院联合相关职能部门邀请延平区30余名头部主播参加市、区两级市场监督局互联网广告合规座谈会,达到“办理一案、规范一片”的目的。

“食品安全无小事,守护不停步。我们将持续聚焦群众急难愁盼,以行政公益诉讼为抓手,推动形成‘行政机关+社会公众’的共治格局,用法治力量守护好‘餐桌安全’。”延平区检察院相关负责人表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