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闽北日报

山间藏宝“钱”景广

日期:09-29
字号:
版面: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25日,走进位于建阳区麻沙镇扁溪村的福建省建阳范桥国有林场,沿着蜿蜒的山路前行,满目苍翠的山林中,成片的砂仁植株郁郁葱葱、枝繁叶茂。宽大的叶片背后,尚未成熟的绿色砂仁果若隐若现,长势喜人。

“到11月份,这些砂仁就能丰收了。像这样大株的砂仁,一株就能产二两果。”建阳区德农农林专业合作社理事长林琼琪仔细察看砂仁长势后介绍,山林里种的砂仁大都进入了第三年,处于丰产期,亩产鲜果50公斤左右。

砂仁是我国著名“四大南药”之一,在中医药市场上享有盛誉,市场需求持续旺盛。

“林下套种砂仁要选择通风条件好的阔叶林地,土层为微酸性砂壤。同时通过人工管理模拟砂仁适生的原生态林下环境,仿野生培育。”林琼琪说,“麻沙镇的山林保护得非常好,十分适宜套种砂仁。”

“砂仁全身都是宝,不仅果实、根茎可入药,叶子也能用作香料,成苗后还可分出苗株出售。经过十几年的种植发展,麻沙砂仁已经小有名气,连建瓯等地的种植户都专程来我们这里购买种苗。”林琼琪说,德农农林专业合作社从2013年开始种植砂仁,现种植面积达800多亩,每亩种植砂仁400至500株,2024年年产值达150多万元。

近年来,建阳区积极探索林下空间利用,依托“森林生态银行”,推广林下空间流转机制,对各类林地进行全面调查摸底,筛选出适合林下经济产业发展且林农有流转意愿的林下空间,建立林下空间资源数据库,加大招商引资力度,全面发展林下经济、生态旅游、森林康养、自然教育等绿色富民产业,不断提升林下空间生态、经济、社会综合效益。

“砂仁在麻沙已有一定的种植基础,通过‘林场+公司’‘公司+基地+农户+科研机构’模式,推动林下经济规模化、集约化发展。”建阳区林业局产业股股长张斌说,发展林下经济有助于进一步提升林地附加值,为林下中药材的产学研科技攻关积累经验,破解林业生产周期长瓶颈,实现长短结合,以短补长,真正做到“不砍树也致富”。

“我家种了30亩,今年大都进入了丰产期。”看到种植砂仁的“钱”景,麻沙镇不少村民纷纷加入种植行列,墩头村村民刘梅雄就是其中之一。随着麻沙砂仁种植规模的不断扩大,当地村民也获得了新的就业机会。“我和我老婆农闲时就去合作社打工,一年能增加六七万元收入。”麻沙镇梁墩村村民刘荣华高兴地告诉记者,“以前农闲时要外出打工,现在在家门口就能挣钱,省去了在外吃住的开销,实际赚得更多。”

此外,建阳区德农农林专业合作社还将部分套种砂仁的林地通过承包的方式交给个人管理运营。“合作社在扁溪村、墩头村、梁墩村、大白村都种植了砂仁。我们将部分地块承包给当地村民,由他们负责养护管理。到了收获期,合作社再以每斤50元的价格回收干果。这样村民赚到了钱,合作社也更省心。”林琼琪说。

墩头村村民黄德明今年承包了合作社50亩已进入丰产期的砂仁种植林地,他笑着说:“自己从头开始种要三年才能大丰收。直接承包,今年就能有好收成,而且合作社还兜底回收,这砂仁种得心里踏实。”

“接下来,我们将推动砂仁产业向标准化、规模化、产业化方向不断迈进,持续依托福建农林大学和福建省医学科学研究院的技术支撑,研发砂仁系列产品,对药食同源中药材植物进行深层次产品开发,延伸产业链,提升产品价值,让麻沙砂仁发展得更好。”林琼琪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