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林梦琳 通讯员 阮倩敏)26日,在政和县念山村厝角业态群,一场直播正在户外山水间火热进行。
“看,这就是产自我们念山的笋尖,古法工艺保留了山野最本真的鲜嫩与脆爽。”主播手持印有念山风景画和“念念不忘 山有回响”字样包装的笋尖向镜头展示。弹幕不断滚动,网友们纷纷询问购买。
“这种贴近自然的移动式直播,可以让山水风光与农特产品很好地同步出圈。”现场,平台运营者、喜登物联网公司总经理宣树松指着远处层层叠叠的梯田说,“我们把‘直播间’设在田埂上、竹林间,产品包装选用的又是当地具有代表性的文旅元素,就是希望通过这样的方式,让每一份农特产品能带着家乡的故事走得更远。”
“让家乡的故事走得更远”,是念山村发展农文旅融合的初心,更是政和县推动旅游经济发展的着力点。这一朴素愿望,驱动着政和县在更大的区域发展格局中寻找自己的独特坐标。
立足背靠武夷山脉、毗邻浙江市场的区位优势,近年来,政和县按照市委、市政府打造“1+3+3+N”特色产品体系的思路,深耕生态资源与文化禀赋,积极融入大武夷文化旅游圈,积极推动“农业+文化+旅游”多元融合,携手浙江松阳、龙泉、庆元及福建松溪、屏南、周宁成立闽浙边文旅产业发展联盟,并把“贩卖高山旅居休闲方式”作为旅游的新卖点。
越是主动融入,政和县越是走出了差异化的发展之路。当地依托县域内东高西低的二元地理气候,将东部8个高海拔的村和景点串珠成链,形成了高山区旅游的“8字环”。同时,在西部平原地带把特色景区景点及中国白茶城、中国白茶博物苑等节点整合联动,打造“西部平原区风景带”,实现茶文旅全域联动。
游客的体验也因“差异化”变得立体而丰富:在“西带”品白茶文化、畅享田园风光,于“东环”赏梯田云海、体验高山避暑。一“东”一“西”,一“动”一“静”,形成了独具魅力的旅游路线,不仅盘活了旅游资源,更有效拉长游客驻足时间,带动了住宿、餐饮、农产品销售的全链条消费。
数据显示,今年上半年,政和县累计接待游客283.44万人次,实现旅游收入27.07亿元,分别同比增长16.9%、16.7%。这组数据的背后,正是政和以特色破题、以融合聚势,将资源优势转化为强劲发展动能的生动实践。随着旅游热度的持续攀升,政和的“家乡故事”正不断深入人心、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