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张居正 陆雨欣)作为“中国四大名品板鸭”之一,建瓯板鸭深受消费者喜爱。近日,建瓯市市场监管局开展板鸭原料质量专项排查行动,从源头保障建瓯板鸭的品牌信誉,守护群众“舌尖安全”。
本次行动重点检测板鸭原料中四环素、氟苯尼考、沙星类等兽药残留指标。执法人员携带便携设备深入屠宰及加工一线,现场抽取12批次样本,结果全部合格。同时,市场监管部门强化源头管理,要求屠宰厂提供养殖场资质、检疫证明及采购记录,并对合格鸭肉粘贴溯源标识,实现从屠宰到成品的全过程质量管控。
本次整治还有效减少了“白条肉”流通现象。“白条肉”指未经规范检疫检验、私屠滥宰且无法出示合法溯源凭证的生鲜肉品,此类产品不仅逃避监管、品质安全风险较高,也扰乱市场秩序。“通过闭环溯源监管,原料品质得到有效保障,消费者买得放心,我们卖得也安心!”建瓯某板鸭生产企业负责人表示。
此次行动是建瓯市市场监管局持续推进制售假劣肉制品和农村假冒伪劣食品问题专项整治行动的重要举措。随着监管工作的深入推进,建瓯板鸭行业原料监管与质量管控水平显著提高,消费投诉下降,建瓯板鸭的区域品牌价值进一步凸显。
据悉,下一步,建瓯市市场监管局还将联合公安、农业等部门重点打击食品安全违法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