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闽北日报

以爱育人 巧思启智

日期:09-17
字号:
版面: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训练间隙,她反复叮嘱我们及时补水”“查寝时总不忘提醒,‘天虽热别贪凉’”……日前,松溪一中高一新生说起军训时,都在称赞段长李锦秀对大家的关爱。

这份以爱为核心的教育坚守,贯穿在李锦秀的班主任工作里。她总能及时捕捉到学生成长中的“小困扰”。

曾有一名高三学生小叶,成绩下滑,课堂上频频走神,还主动请求调至最后一排。李锦秀没有将其归为“学习懈怠”,而是敏锐察觉到孩子可能被焦虑情绪压垮。她随即上门家访,当看到小叶书桌前堆积如山的试卷,以及孩子眼中难掩的迷茫时,她轻声安慰:“成绩不是衡量成长的唯一标尺,咱们一步一步来,总能找到方向。”

为帮助小叶走出困境,李锦秀与家长达成共识,放下对分数的过度焦虑;她特意安排性格开朗的同学与小叶同桌,为其营造温暖的班级氛围;每天放学后,她在办公室耐心帮小叶梳理知识难点。在这样的悉心引导下,小叶的眼神渐渐重焕光彩,成绩稳步回升,后来还在班会上真诚分享“谢谢老师和同学们,从来没有放弃我。”小叶的母亲更是感动不已:“孩子能重新找回学习的快乐,比任何高分都珍贵。”

这样的育人故事,在李锦秀的教学生涯中并非个例。她所带的班级,始终像一个有温度的“大家庭”,多次获评“爱心班集体”“优秀班集体”。

不仅在班主任岗位上以爱育人,在高中物理课堂上,李锦秀更用巧思与创新为学生开启“智慧之门”。

“物理不是飘在书本里的抽象理论,它就藏在生活的每一个角落。”这是李锦秀常对学生说的话。教学中,她精心设计生活化教学情境——通过“吹瓶内气球”实验让学生直观理解气体压强原理,结合“电磁炉工作过程”分析电磁感应现象,让原本晦涩的物理知识变得可触可感。针对不同知识点,她还会设计差异化实验:既有充满趣味的探究性小实验,也会引入数字化实验设备,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与探究热情。

为打磨出更优质的课堂,李锦秀主动将各类教学竞赛当作“练兵场”。以《电磁感应现象的应用》这一课题为例,从县级比赛到省级大赛,她前后修改完善数十次,最终摸索出“情境导入—问题驱动—实验探究—规律建构—生活应用”的特色教学模式。凭借这一创新模式,她在第六届全国中学物理改革创新大赛中斩获省一等奖,2023年又在福建省实验说课比赛中夺得省二等奖。

在深耕个人教学的同时,李锦秀还主动发挥“传帮带”作用,牵头开展市级课题《核心素养导向下的高中物理实验的改进与创新》研究,针对“验证机械能守恒定律”等传统实验进行创新优化——用智能手机传感器替代传统的打点计时器,通过实时数据采集与分析大幅提升实验精度,成功优化多个高中物理实验。经过两年的实践研究,该课题形成了一套可复制、可推广的实验教学优化策略,相关研究成果发表于CN期刊。

从教近二十载,李锦秀的荣誉簿上写满了沉甸甸的收获:县级爱心辅导员、县级优秀教师、市级骨干教师,多次在省市级教学竞赛中获奖……但在李锦秀看来,这些荣誉远不及学生眼中闪烁的求知光芒、家长口中真挚的认可更有分量。“真正的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塑造灵魂;不仅是点燃智慧,更是温暖生命。”这是李锦秀始终坚守的教育初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