随着健康理念不断延展,“银发”群体日益壮大,康养旅居作为一种融合了健康、养生、旅游、居住的新型生活方式,正逐渐走红。
培育康养旅居产业,武夷山底气十足。首批国家公园、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遗产地、城村汉城国家考古遗址公园、世界红茶与乌龙茶发源地、“万里茶道”起点、朱子理学摇篮……一块块“金字招牌”,共同绘就武夷山无与伦比的生态人文资源长卷。
面对康养旅居市场持续升温,当地应如何立足优越的资源禀赋,以康养产业引领生态优势转化为发展优势?“要让用户表达,以需求为导向,为不同群体提供解决问题的方案。”正如武夷山清新康养有限公司总经理王一帆所言,“康养+”为文旅等多元产业融合发展提供了新的思路。
在“从0到1”的过程中,需要摸清市场现状,直面客观差距与问题,例如资源碎片化、产品同质化、缺乏品牌化等困境。
“问号”是思考的起点,让前路更加清晰。我们欣喜地看到,当地政府以实际行动与政策回应着市场需求。成立于今年初的国企清新康养公司不久前已投入运营;以高校团队“智库”为支撑,挖掘特色资源、策划创新产品、强化招商推介、打造产业集群、编制产业白皮书等一项项举措有条不紊;认证武夷康养服务商、构建行业标准体系正纳入规划……每一步,都在推动康养服务走向标准化、品牌化。
向新求变,“人”是核心。在采访中,多位采访对象提及“以人为本”。他们来自不同行业、地域,有原乡人、归乡人,也有新乡人,有康养企业、健康项目负责人,有民宿、研学、卫健、自媒体等领域从业者,也有茶业、旅游、文艺等行业协会代表。一致的是,大家话语间,无一不透露着对这片土地的热爱——我们有理由相信,随着“以人为本”的服务理念深入人心,随着越来越多人才要素在武夷山聚拢,武夷山破题康养赛道“发展密码”正当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