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闽北日报

书香盈满履职路

日期:09-13
字号:
版面:第2版       上一篇    下一篇

笔尖在纸上轻轻划过,翻书声沙沙作响。走进顺昌县东安驿“来读书吧·政协书屋”,浓浓文化气息扑面而来。暑假期间,南平市政协书屋迎来了一波“读书热”,不少市民朋友以书为友、以学为乐,利用假日“充电蓄能”。

近年来,南平市政协持续推进“书香政协”建设,将委员读书与政协履职有机结合起来,打造集学习交流、协商议政、凝聚共识于一体的“来读书吧·政协书屋”特色品牌。据统计,全市已在机关、学校、企业、社区、农村建成“政协书屋”74处,累计开展读书分享、政策宣讲、公益讲座、专题研讨等活动500余场,吸引政协委员和各界群众万余人次参与,营造了爱读书、读好书、善读书的浓厚氛围。南平市政协机关荣获“福建省书香机关”称号、顺昌县政协“来读书吧”品牌获福建省终身教育优秀品牌。2025年3月,南平市政协“来读书吧·政协书屋”机制经验做法得到福建省政协主要领导批示肯定。

打造全民阅读“公益平台”

早上7点多,江必双来到东安驿“来读书吧·政协书屋”,把书屋的卫生打扫完后,他便找来一本自己喜爱的书安静地坐下阅读。江必双家住东安驿附近,他是这里的常客,也是书屋的一名志愿者。

“来了就是主人”,这是政协书屋倡导的共享理念。为了让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里找到归属感,书屋不仅提供温馨舒适的阅读环境,还鼓励大家参与书屋的日常管理与活动策划。“穿上红马甲是公益服务者,脱下马甲是享受读书氛围的读者。这种创新模式不仅节约了管理成本,更激发了群众的主人翁意识,增强了书屋的凝聚力。”市政协文化文史和学习委相关负责人介绍,政协书屋在建设之初就大力提倡“共建共享、自助互助、公益成长”的理念,通过发动群众参与志愿服务,实现书屋无人值守、有人管理、自我服务、自觉服务的良性循环。

据悉,政协书屋立足“公益平台”的定位,通过吸纳社会资源、整合多方力量,不断拓展服务功能,逐步成为集阅读推广、文化传播、志愿服务于一体的综合性公益空间。在书屋内,不仅能看到群众自发捐赠的图书,还能参加志愿者们组织的读书交流、文化讲座等活动。这种“群众唱主角、书屋搭舞台”的运作模式,使政协书屋真正成为贴近群众、服务群众的精神家园。此外,在众多政协书屋中,还有不少是由委员、企业和单位用闲置资产、老旧厂房改造而来,“这种因地制宜、因需而建的做法,既体现了政协书屋的灵活性与创新性,也彰显了社会各界共同参与、协同推进的责任与担当。”该负责人说。

让更多人享受阅读乐趣

政协书屋源于一次基层调研。

2017年初夏,顺昌县政协委员在深入基层调研时,发现顺昌一中附近有一处十多年的卫生死角,这里杂草丛生、垃圾成堆,居民们路过都绕着走。在调研结束后,顺昌县9名政协委员在时任顺昌县政协秘书长陈新带领下,将这个群众抱怨的卫生死角变成了公益书屋。

发起人之一、顺昌县原政协委员陈晓辉回忆,他们曾对这个卫生死角的改造犯过难,恰巧在一次访民情、听民意过程中发现家长们因孩子沉迷手机困扰不已,又考虑到这个死角紧邻街面,周围学校多,因此他们提出因地制宜建公益书屋的建议。这一思路得到了普遍认可。陈晓辉说,当时政协委员、政协机关干部、各界爱心人士、部门志愿者等360多人响应了他们的号召,主动认领建设项目,耗时66天,公益书屋实现“从无到有”。

如今,当初的公益书屋已经走出顺昌,在南平各个县(市、区)都能见到它们的身影,尽管人们对其称谓各异,但它们有着共同的名字——“政协书屋”。

“名字可以有无数个,但阵地是一样的。”陈新表示,建设政协书屋的目的是推动全民阅读,让更多人享受到阅读的乐趣。

政协书屋的建设也进一步诠释着“人民政协为人民”的宗旨。无论在建筑选址还是在服务模式上,政协书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原则,展现政协担当,传递政协温度。建阳区花海公园的“潭阳书舍·政协书屋”,是利用公园原管理用房改造而成,配套有声书屋、读书区、音乐书房、茶水间,为群众打造出了一个新型的公共文化空间;浦城县创新“全民阅读+”模式,“梦笔有声·政协书屋”设纸质阅读、电子阅读、有声阅读等功能区,为当地市民带来“好看+好听”的现代时尚阅读新体验,同时利用数字阅读平台,让读者可以将电子书籍下载到手机上带回家阅读。

架起为民服务“连心桥”

居住在以朱子理学文化为主题的住宅小区是一种什么样的体验?日前,记者走进延平区水南街道半山云庭“来读书吧·政协书屋”,感受家门口的书香。

“原本这是一个老旧小区,因没有物业管理,长期陷入‘瘫痪’状态,造成多处公共空间荒废。僵局的打破,得益于‘网格协商’。”半山云庭政协书屋管理人员、南平市优秀传统文化促进会会长李昙谈起小区的转变很是激动。他说,小区的改变多亏了政协的“网格协商”机制,不仅解决了管理上的难题,还将荒废的公共空间改造成书香弥漫的文化阵地,让居民在家门口就能享受阅读的乐趣。同时,居民有了问题,也可以集中到政协书屋来协商解决,真正实现了“小事不出网格、大事不出社区”。

“政协书屋+网格协商”,是南平市政协“汇”协商的创新做法之一。南平市政协积极引导读好“思想之书”“文化之书”“团结之书”“履职之书”,把“网格协商”机制触角延伸到书屋,常态化举办协商议政座谈会和社情民意信息沙龙,围绕全市发展大局积极开展协商议政,帮助群众解决急难愁盼问题,做到市委工作推进到哪里,政协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2024年,南平市政协反映社情民意信息工作在全国政协24个信息直报点考评中排名第2,连续23年走在全省设区市政协前列。

政协书屋不仅要方便群众,更要成为政协委员增长智慧、增强本领的“充电站”。南平市政协正有序推动全市政协书屋与基层治理深度融合,通过书屋这个载体,将协商议事、文化传播、民意收集有机结合起来,以读书赋能履职实践,推动政协工作向基层延伸、向群众靠近。

月光与星辰辉映,书香与温情交织,政协书屋如同璀璨灯火,照亮了城市的角落,温暖着群众的心。未来,南平市政协将继续践行“四下基层”,以读者需求为导向,搭建好政协书屋平台,使其成为传播党的创新理论、凝聚发展共识的重要阵地,推进全民阅读、建设书香南平的重要场所,反映社情民意、联系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不断拓宽服务覆盖面,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