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张莎
“经过了一个无拘无束的暑假,现在最主要的任务是让学生们把心收回来。”又是一年开学季,41岁的浦城县盘亭中学副校长孙红辉再次担任七年级数学教师。
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是孙红辉从小的梦想,2009年,大学毕业的他如愿走上三尺讲台,就任七年级教师。
“一开始,我自认为备课仔细、课堂效果不错,对学生的成绩满怀信心,可第一次月考,却有一半学生不及格,这给了我当头一棒。”孙红辉回忆。发现问题,就要解决问题——学生基础弱,他就早早到班里辅导;学生学习主动性差,他就组建学习小组加强练习;学生答题不规范,他用晚自习的时间耐心指点……一段时间以后,不仅学生的成绩有所提升,班上的学习氛围更好了。
城镇化浪潮下,教师成为乡村教育的“燃灯者”。孙红辉的班级几乎一半的孩子是留守儿童,还有一些来自单亲家庭。他把自己的温暖和情感倾注到每一个学生身上,常常利用休息时间去家访。
学生小陈的成绩不太好,在一次家访中,孙红辉得知小陈的父亲因病丧失劳动能力,母亲在外打工。他专门为小陈制定了一套提高分数的计划,并在学习和生活中不断关心、鼓励小陈。经过师生共同努力,小陈以超过普通高中分数线40余分的成绩被高中录取。2020年高考,小陈的成绩超过本科一批录取分数线,被集美大学体育教育专业录取。
“孙老师,如果没有你,就没有现在的我。”拿到录取通知书后,小陈向孙红辉报喜。一句话,让孙红辉心中职业幸福感油然而生。
孙红辉深知,影响一个学生是一个积累的过程,所以他都会从学生入学的七年级开始带班,希望通过三年的时间,为孩子们指明前进的方向。2020级学生中,有两个孩子因为家庭条件差而自卑、厌学,经过孙红辉三年的悉心引导,一位同学被一级达标校录取,另一位同学数学成绩三年提高了近100分。整个班级的数学成绩也有了飞跃,全班40人,从七年级仅有10人数学及格,到中考数学108分以上达26人。面对家长和学生的感激,他却笑着说:“不用谢我,你们要感谢三年来拼搏的自己,这个成绩,是大家努力的结果。”
孙红辉身上有一股不服输的韧劲。他恪守终身学习理念,工作两年后,为了自我提升,他攻读了硕士学位;在教学上,他积极参加各类竞赛,抓住每一个成长的机会。“每次外出比赛,接触新的教学方法,让我眼界更开阔。”孙红辉说,这股‘执着劲’不仅让他飞速进步,也潜移默化地影响着学生们。
获评“一师一优课”部级优课,入选教育部乡村优秀青年教师培养奖励计划,获得马云乡村教师奖、南平市骨干教师等荣誉,发表多篇CN论文,多次主持并参与省、市、县课题……从教16年来,孙红辉的成绩亮眼。
“这些年,乡村学校变得越来越漂亮,乡村教师的待遇也明显提高了,我们的幸福感不断提升。党和政府这么重视乡村教育,我更该为孩子们擎起一盏灯,照亮他们的成长路。”孙红辉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