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记者 裴礼辉 文/摄
武夷山是乌龙茶、红茶的发源地。
武夷岩茶,是我国第一个建立国家标准实物样品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于2002年8月首次完成研制。
“让我们的茶产业,在生产、营销、检验、科研等多个方面,都有一个更吻合、更直观的依据。看得见,也摸得着。”日前,谈及国家标准实物样品的作用,武夷岩茶(大红袍)制作技艺代表性传承人刘国英说。从2002年开始,他参与或主持每一次的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研复制工作。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的研复制,有助于提升武夷岩茶的质量水平,推动武夷山茶产业高质量发展。
目前,武夷山市茶园面积14.8万亩、毛茶总产量3万吨、毛茶总产值29.9亿元,注册茶叶类市场主体共3万余家,茶业全产业链产值达150亿元,茶叶税收2.28亿元,全市约12万人从事茶叶生产经营活动。
在今年5月发布的“2025中国品牌价值评价”区域品牌(地理标志)百强榜中,武夷岩茶以品牌强度915、品牌价值750.18亿元的成绩排名榜单第3,连续第9年蝉联茶叶类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价值第2,品牌强度持续保持第1位。
今年6月,首批传统优势食品产区和地方特色食品产业重点培育名单发布,武夷岩茶入选。
实物标准样不分区域只分等级
自武夷岩茶2002年申报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成功后,武夷山市就开始研制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2004年进行了第一次复制。最近一次的复制是 2021年12月,该标样的有效日期至2024年12月,现已过期。据悉,第八次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研复制工作于九月启动。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的原料,选自武夷山各个乡镇,不同的产区,只明确等级,而不分是否正岩还是半岩、洲茶。”刘国英表示。
在武夷岩茶国家标准中规定:武夷岩茶是指在武夷岩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范围内(即福建省武夷山市所辖行政区范围),独特的武夷山自然生态环境条件下,选用适宜的茶树品种进行繁育和栽培,用独特的传统加工工艺制作而成,具有岩骨花香品质特征的乌龙茶。
“目前,我们已初步确定了原料提供企业,共55家。”武夷山市茶品牌保护协会会长黄聪说。
成立于2023年12月的武夷山市茶品牌保护协会,以服务茶企为宗旨,加强对茶叶品牌保护的调研,掌握茶品牌发展和趋势,着力提高武夷山市茶品牌保护的力度,努力推动武夷山市茶产业健康发展。
第八次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研复制工作由该协会负责。
武夷山市传袍正岩茶业有限公司入选肉桂2款、水仙1款、北斗1款,武夷山天工茶叶有限公司入选一款水仙、一款黄奇、一款半天妖以及两款肉桂……“我们把相关工作做在前。这段时间,专家组已经陆续开始对原料入选企业进行审评工作。”黄聪说。
实物标准样分成5个产品品种
《地理标志产品 武夷岩茶》中将武夷岩茶分成5个产品品种,即大红袍、名丛、肉桂、水仙和奇种,并按感官品质特征分别将大红袍产品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将肉桂产品分为特级、一级和二级,将水仙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将奇种产品分为特级、一级、二级和三级,名丛产品不分级。
据介绍,按照标准样品的预期用途及市场调查结果,第八次标准样品计划共制备600套,每套包括大红袍(特、一、二级)、水仙(特、一、二、三级)、肉桂(特、一、二级)、名丛(中档)、奇种(特、一、二、三级)各1罐,共15罐,每罐100克。
“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的品种,也可以分为无性系和有性系。奇种是有性系,其他4种都是无性系。”刘国英说,“标准样品能很好地展现武夷山茶叶品种的丰富性。”
武夷山素有茶树品种资源王国之称。优良的茶树品种是形成武夷岩茶“岩骨花香”优异品质的内在因素,也是武夷岩茶发展的根本和基础。目前,根据记录武夷岩茶树种质资源280份,可用种质资源70多份,是现代茶树新品种培育的重要资源库。
据了解,此前制作的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很受茶企或爱茶人喜欢。
“有了标准样后,自己在做茶过程中,心里就有数了。”武夷山市传袍正岩茶业有限公司的陈文珠,就曾多次购买武夷岩茶国家标准实物样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