构建“星空地”一体化茶园碳汇计量体系
日期:09-07
本报讯(记者 吴建琼 通讯员 邱鑫杰)9月5日,《海峡两岸茶园碳汇项目方法学》专家评审会在福州举办。
评审会上,编制组详细汇报了该方法学的编制背景、技术框架与核心内容。“茶园碳汇项目方法学引入空天信息技术,结合地面监测数据,构建起了‘星空地’一体化的茶园碳汇计量体系。”评审专家组介绍,该计量体系建立了茶园生态系统碳储量核算模型,明确了茶树生物量、土壤有机碳及茶树枝叶循环利用等关键碳汇环节的计量路径。
南平,在中国乃至世界茶叶史上都占据一席之地,被誉为“红茶祖地”“乌龙茶故乡”“白茶发源地”,其中武夷岩茶“岩骨花香”享誉全球。
“茶园作为中国南方重要的经济林类型,兼具生态与经济双重效益。”评审专家组指出,本次方法学评审不仅是落实国家“双碳”目标的具体行动,也是推动两岸茶产业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举措,为建立茶园碳汇交易机制、助力茶农增收和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坚实的技术支撑。
据悉,《海峡两岸茶园碳汇项目方法学》是在武夷山市人民政府、南平市农业农村局、南平市科学技术局共同推动下,由国家碳计量中心(福建)、南平碳计量中心、福建空天碳科技集团有限公司牵头,联合福建省农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空天信息创新研究院共同编制,其制定、发布与实施,将成为两岸茶园碳汇项目开发与监测计量的重要技术依据。下一步,编制单位将根据评审专家组意见对该方法学进行完善,积极探索“碳汇+茶产业”融合发展新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