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升入高中的同学们,当你们告别熟悉的师长、同学与环境,踏入新校园的那一刻,是否既满怀期待,又藏着一丝不安呢?新的校园、陌生的同学、难度升级的学业,都可能让你一时感到无所适从。别担心,这不是你一个人的烦恼。南平市高级中学心理老师张宇暄表示,新生们只要做好心理调适,就能快速融入校园新生活。
接纳“不适应”: 这是正常的成长信号
“刚进入高中,很多同学会经历‘适应期焦虑’,这是非常普遍的现象。”张宇暄老师说。有的同学可能觉得老师讲课节奏太快,跟不上思路;有的同学看着身边同学都很优秀,会悄悄产生自我怀疑;还有的同学因为想念初中好友,会觉得孤单。
张老师打了个比方:有同学为了“显得合群”,硬着头皮参加自己不喜欢的社团,结果既没交到朋友,又耽误了写作业的时间;有的同学怕被老师觉得“不努力”,明明没听懂也不提问,最后积累的问题越来越多。她建议同学们,不必强迫自己立刻融入集体,卸下心理包袱主动向老师请教,允许自己有情绪波动,接纳这份不完美的开始。很多时候,越是急于表现好,反而会给自己增加心理负担。承认自己开始会有些不适应,反而能更从容地面对变化。
找到“支持力”: 别独自扛下所有情绪
“遇到困惑时独自硬撑,只会让情绪越积越多。其实身边有很多支持你的人,不妨主动伸出手。”张宇暄老师强调,学会求助不是软弱,而是成熟的表现。她建议同学们:遇到听不懂的知识点,课后花5分钟找老师问清楚;觉得学习节奏跟不上,也可以和班主任聊聊。和家长沟通时,不用纠结他们会不会理解你,试着分享在学校遇到的趣事,哪怕只是吐槽,也能释放压力。
此外,张老师还提醒同学们,要给自己“留白”的时间。“每天留10分钟做喜欢的事,比如听一首歌、画一幅画、在操场散步发呆。偶尔的‘放松’不是浪费时间,而是为了更好地投入学习。”
高中三年从来不是孤军奋战的战场,而是慢慢成长的旅程。也许现在的你还有点迷茫,但只要一步一步往前走,接纳自己的不完美,主动寻找帮助,就一定能找到属于自己的节奏。
拆解“压力源”: 把大挑战变成小目标
高中的压力,往往来自“任务太多,不知从何下手”。张宇暄老师建议,与其被“要学九科”“要考高分”的念头压得喘不过气,不如试着拆解压力,把大目标变成小任务。
学业上,别一开始就盯着期末考多少名。可以先关注:今天的数学课听懂了吗?这篇英语阅读有没有掌握3个新单词?张老师说,每天完成一个小任务,成就感会慢慢累积,就像搭积木,一块一块叠起来,不知不觉就搭成了高楼。
社交上也是如此。不用强迫自己和所有人做朋友,可以从主动和同桌打个招呼、向同学借一支笔开始。张老师观察到,很多同学的友谊都是从这些小事开始的:“慢慢找到和自己聊得来的伙伴,友谊会自然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