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到家乡来就会发现,家乡的机会比想象中更广阔。”
“回家乡来,不是退而求其次,而是主动重构生活。比选择‘回来’更难的是弄清楚‘回来干什么’。”
……
8月15日,松溪·筑未来——溪望有你·青年人才赋能县域发展行动暨返乡创业青年联盟成立大会举行,会上返乡青年们侃侃而谈,分享回乡的故事和收获。
“我们希望引导更多青年力量扎根乡村,为乡村振兴注入新活力。”松溪团县委书记吴勋说。近年来,松溪县委组织部、团县委落细落实“才聚武夷”行动计划,全方位培养、引进、用好青年人才,全力打造人才集聚新高地,切实将人才优势转化为发展动能,持续打响“在松溪 筑未来”人才工作品牌。
牵线筑梦 引才归巢
在外拼搏的人才,如同风筝翱翔天际,而故乡始终是那根看不见却坚韧的线。
为引才归巢,松溪县创新推出“青年人才‘风筝计划’”,致力于将一只只“风筝”牵引回家,助力他们在家乡的天空中展翅翱翔。
现就读于福建农林大学、即将读大四的学生雷刘佳,正是被这条线牢牢系住、正待迎风归来的那一只“风筝”。去年,松溪县委组织部、团县委在福州大学创新设立青年人才联络站,雷刘佳得知后第一时间加入,如今已成长为联络站副站长。“联络站为我们这些在外学子提供政策咨询、资源对接等贴心服务,举办各类活动,并为在读的松溪籍大学生提供1-2个月的返乡实习机会,让我们提前感受家乡的发展脉动。”雷刘佳说。
今年暑期,在联络站的“牵线”下,雷刘佳进入松溪县市场监督管理局药品与医疗器械安全监督管理股实习。“我大学读的是生物制药专业,这段在对口单位的实习,真正让我把课堂所学转化为了实践所用。”雷刘佳说,通过亲身参与,不仅让她直观了解了家乡的产业发展和人才政策导向,更增强了对家乡的认同与归属。她计划毕业后回到松溪,寻找合适的发展机会,为家乡建设贡献一份力量。
据悉,松溪县还充分运用大学生实习“扬帆计划”“返家乡”等平台,建立健全“岗位需求库+学生资源库”的双向匹配机制,重点围绕政务实习、乡村振兴、企业实践等6大类岗位开发机会。
今年暑假,全县各级机关企事业单位累计发布实习岗位327个,收到学生投递简历448份,目前已有100余人到岗实习。同时,团县委创新策划了“古埠蔗林寻非遗”“茶乡茶趣结茶缘”等5条主题实践路线。今年以来,团县委联动各级团组织对接福建农林大学、福建信息职业学院等高校社会实践队伍,围绕AI赋能、林下经济发展等主题开展活动,并积极组织引导返乡大学生参与志愿服务、暑托班辅导等工作,让他们在实践中增长才干、锻炼能力,也为家乡发展贡献青春智慧和力量。
近来,松溪县驻高校青年人才联络站还将服务延伸至厦门,正着手在集美大学设立青年人才联络站,进一步扩大引才网络。
壮志返乡 沃土迎梦
对许多游子而言,返乡创业不仅是一份乡愁情怀,更需要实实在在的支撑。松溪县委组织部、松溪团县委积极举办青年入乡资源共创分享会,正为这些怀揣梦想的返乡青年点亮引路明灯,铺就一条通达的归途。
李书鹏,便是这盏灯下一位坚定的归乡人。这位曾在影视圈、广告圈打拼多年,常年辗转于北京、上海等地的“85后”,厌倦了24小时待命、动辄彻夜加班的快节奏生活。去年,在朋友的召唤下——“家乡发展好了,机会挺多”,他带着对咖啡与美酒的热爱回到松溪,与两位本地伙伴合开了一家特色咖酒馆。如今,小店虽然开业时间不长,但稳定营业额已超出李书鹏预期,让他真切体会到了“身体虽累,心里却格外踏实”的归属感。
今年,李书鹏又迎来了新的机遇。他受邀参加松溪县委组织部、县民政人社局、团县委联合举办的“夜话经济”活动。活动中,团县委了解到李书鹏的创业热情和成功经验后,向他抛出了橄榄枝,邀请他入驻正在打造的产城融合项目——“松溪1955·粮仓里”,开设第二家店铺,打造一家融合书香与咖啡的书咖吧。更令人心动的是政府提供的强力支持:免费店面装修、租金减免,仅需营业分成,他只需投入咖啡机等可移动设备即可“拎包入驻”。
李书鹏毫不犹豫就接下了这份机遇。如今,新店装修已进入最后收尾阶段,预计九月就能正式迎客。这段时间,李书鹏几乎每天都来到新店,细致对接验收细节、完善空间布置,更让他感到暖心的是,团县委也持续主动跟进,积极协助解决开业前遇到的各类实际问题,真正做到了“扶上马,送一程”。
站在新店明亮的落地窗前,眼前是一望无际、生机勃勃的稻田。想到秋天这里将翻滚起金色的稻浪,李书鹏感慨万千:“家乡的发展机遇和暖心政策,为我们的梦想铺好了路。”
松溪县委组织部、团县委积极作为,持续向青年人才推介家乡的发展变化、人才引进政策和创业扶持补贴,并做好细致的就业创业咨询解答工作,提供从想法萌生到落地发展的全流程帮扶。
聚合青年 共创未来
心怀乡愁,渴望回乡发展,想知道家乡有哪些资源与机会正等待着你?
新近发布的《松溪县青年入乡发展指南》正是为你而来。这份指南不仅提供纸质版,更同步上线电子版——只需轻松一扫二维码,一幅清晰的“创业就业发展地图”即刻呈现眼前。从全县发展概况到各个村镇的特色资源,从人才公寓申请到创业贷款扶持,各类关键信息一目了然,真正实现“一码在手,资讯全有”,助你高效规划返乡之路。
“家乡蕴藏着许多宝贵的资源,如今政府已经为我们系统梳理好了。真心希望更多伙伴看到家乡的变化,加入我们,一起回来创业就业、共建家园。”返乡青年杨双庆感慨道。杨双庆来自渭田镇潘墩村,他的家乡茶山连绵、物产丰饶,却也曾因管理滞后、销路不畅,导致资源沉睡、产业不振。2019年,他毅然返乡,推行“公司+农户”模式,无偿为茶农提供技术和培训,不断提升茶叶品质与经济效益。在他的带动下,越来越多乡亲加入茶产业。
在松溪,像杨双庆这样心系故土、返乡打拼的青年正不断涌现。另一位典型代表周承杰选择回乡养殖棘胸蛙。在当地多部门联合提供的政策、资金和技术的多方位支持下,他的养殖事业稳步壮大,并牵头成立棘胸蛙合作社,目前已吸纳社员55户,实现户均年增收超过6万元。
新近成立的返乡创业青年联盟,成为凝聚这批青年才俊的新平台。周承杰也积极参与其中,他由衷表示:“联盟真正把我们聚在了一起。在这里不仅可以资源共享、互助共赢,同龄人之间的思想碰撞也特别频繁,更容易激发出好点子、找到合作契机,也更有信心号召更多在外人才回归家乡、共建松溪。”
此外,松溪县持续依托“青马工程”“青年夜话”等品牌项目,积极搭建青年交流互动和创新创业的服务平台。通过组织新时代山海协作产业青年交流、浙闽两省四县青年联谊、“别young青春·跃动闽浙”等品牌活动,并择优推荐青年参加“创青春”“新农人”“三乡人”及“夜话经济”青年说等展示舞台,全面增强青年群体的创新力、创业力与成就感,让他们更安心、更有为地扎根松溪、共建家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