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记者 黄靓 通讯员 邓荚悦)“亚稀褶红菇长这样,对人体肝脏有损害,在闽北很常见。”近期,气温升高、雨水增多,野生蘑菇进入疯长期,误食中毒事件风险增加,延平区市场监管局、区食安办迅速联合21个乡镇(街道)启动专项宣传。
在紫云街道中华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门前,执法人员和社区志愿者向来往的群众分发印制有“勿食野生蘑菇”相关内容的购物袋、扇子和宣传资料。用真实案例向大家剖析野生蘑菇毒性,以图文资料教居民们辨别毒蘑菇,吸引不少社区居民驻足聆听。
同时,执法人员在城区多个农贸市场开展巡查工作,并提醒摊主和往来群众,不销售、采购野生蘑菇,从源头上制止野生蘑菇流入群众的餐桌。此外,执法人员和社区工作者还通过电视开屏、短信群发、入户走访等方式,叮嘱社区居民“不采不食”野生蘑菇,了解误食毒蘑菇后的急救措施。延平区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下一步将继续加大宣传力度,加强宣传频次,严防来源不明的野生蘑菇流入市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