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闽西日报

壶中老酒壶中月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第04版 山茶花       上一篇    下一篇

■李大春

每逢中秋佳节,我仰望一轮明月,总会想起从前爷爷中秋赏月时那半壶老酒里传出的醇香童谣,思念起那一壶投在酒中的月光所荡漾起的浓浓乡愁。

家中老房子进了大门便是块空地,空地不大,是全家人晾晒衣服的地方,但也是夏秋天纳凉赏月的好去处。特别是靠墙边有棵老桂花树,在静谧的夜晚,拉张躺椅往树旁一放,等待桂花的芳香与明月的清辉相约,倒确是件惬意之事。每年中秋佳节,奶奶一早总会采些桂花往丸子头上一插,随着她那忙碌的脚步满屋清香。只见她,收起空地上晾晒衣服的竹竿,将空地打扫干净,拿出珍藏的桂花老酒,找出相应的剪纸红花,准备祭拜“月光嫲”的香案,去街上买上几个酒饼柑、一把面条和一块月饼,既当供品又作赏月之用。

中秋夜,桂花树下的躺椅自是爷爷的专利,不过,讲述“月光嫲”的童谣故事也是爷爷的专利。躺椅上爷爷自斟自饮半壶老酒,因来自新泉农村,城里话讲不来,就用新泉方言吟唱起童谣:“月光嫲嫲跌落水底,水底一包盐食到庙前,庙前一根葱食到广东,广东一面铜锣一面鼓,打到汀州府,汀州爹福州爹一心一意上儒畲,儒畲岭脚下,牛肉炒苦瓜,夹块吃了嘴烫疤,快快躲在桌盘下。”我听不甚懂,但非常好奇,刨根问底才方知童谣的大意是:中秋的月光洒在水面上,水底宛如银光闪闪的盐巴,这银光顺着水流奔向远方;庙前那里有根葱,带着芳香从新泉河往汀江流向遥远的广东;而广东的一面锣一面鼓,又敲敲打打回到汀州府;汀州府和福州府的人听到这神奇的故事,都想去探个究竟,当他们来到儒畲岭下时见有人在牛肉炒苦瓜,于是好奇地夹起一块品尝,不料烫了嘴巴,躲到了桌子底下。这故事充满童趣和奇幻色彩,让孩子们好不稀奇。

意想不到的是,从未唱过歌谣的奶奶,也不知从哪儿舶来一首童谣:月光光,照地方;马来等,轿来扛;扛么人?扛老爷(父亲),老爷去挣钱;扛老母,老母去屙屎;扛大姐,大姐去供猪;扛老妹,老妹去喂鸡;扛老弟,老弟在哭闹;哎呀呀,只好扛空轿;空轿等到老伯(哥哥)讨新娘,新娘高天天,煮饭臭火烟,新娘矮东东,做饭装耳聋。这看似无厘头的童谣,却在月光的背景下,描述了一个大家庭兄弟姐妹和睦相处的人物和场景,充满了生活中的烟火味和童趣,倒给人一种温馨和难以忘怀的感觉。月亮从冠豸山顶爬了上来,奶奶赶紧将供品摆好,在放柑橘、面条和月饼的盘子里各自压了张“四季平安”“长命百岁”和“万事顺遂”的剪纸,倒了三杯清茶,焚了一炷香,仰望着“月光嫲”虔诚祈祷。奶奶为表示自己的诚挚供奉,防止供品在“月光嫲”尚未“领用”之前被孩子们偷吃了,令孩子们先去玩耍,并交代待皓月当空时再叫大家来“照月华”。

孩子们得令,欢天喜地,一哄而散捉起迷藏来。

皓月当空,奶奶把孩子们召回,叫他们排好队,自己手举着月饼,每人轮流走到她面前,教大家用月饼对着月亮,看成一个同心圆,“愿逐月华流照君”,这就是奶奶的照月华。照完月华,奶奶将月饼切开,每人分得一小角,另外每人分给两股柑橘。奶奶说,吃了供过“月光嫲嫲”祭品,孩子们就一定能百二十岁、顺顺遂遂。这时爷爷站起身来,让每个孩子用筷子头往酒壶里沾些酒咪一下,说是让孩子们长大后具有男子汉气概。当爷爷将筷子递给我时,我往爷爷的酒壶中望去,一轮明月倒映在酒中,筷子探入,酒中泛起一片涟漪,荡起了一道秋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