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媒体记者 曾萍 通讯员 陈晓玲 曾宪华
上杭古田景区“红动古田红色国庆快闪演绎”“薪火传古田 红歌颂华诞”等活动轮番上演,长汀古城夜游受游客青睐,连城“非遗奇妙夜”成为假期爆款......这个国庆假期,全市各地为来自全国各地的游客奉上精彩的红色文化盛宴,也为龙岩“红色名片”再添一抹亮色。
龙岩是著名的革命老区,有党史事件多、红色资源多、革命先辈多的优势。近年来,我市不断擦亮“红色名片”,通过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修缮、红色文化传承弘扬以及打造红色旅游产业集群等方面构建起红色文化保护传承弘扬新体系,进一步助力革命老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截至今年6月,我市共有革命旧址753处,其中国保7处、省保64处、县保257处,其中国保、省保、县保红色文化遗存的修缮保护率已分别达到100%、85%、65%。”近日,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这个步道修建之后我才知道,原来我的家乡就在长征的路线上。在步道上,看到红色标语,总能感受到长征精神的力量。”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步道旁,国庆假期返乡的大学生小赖边走边拍。
中央红军长征出发历史步道长汀段是长征国家文化公园国家级项目、标志性项目,修建总长10.9公里,该项目的修建是我市活化利用红色文化资源的重要举措之一,再现了长征当年场景。目前,长征国家文化公园(福建段)建设有序建设中。“通过对红色文化遗存保护修缮,让无形的红色文化变得更加可观可感,也让大众的精神文化生活可与其更加紧密地深度融合。今年,我市向上争取资金到位2910万元,拟对21
个革命文物实施保护利用工程。”市文化产业与红色文化研究发展中心相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今年暑假期间,来自中国农业银行重庆市分行、南京理工大学、龙岩学院、北京大学历史学系的游客在长汀县南山镇中复村观看了民族歌剧《松毛岭之恋》演出。中复村讲解员小谢介绍,《松毛岭之恋》歌剧于去年9月开始常态化演出,上半年已接待旅客8505人次。
通过各种文化作品、文艺活动等更易传播的形式将凝固的红色历史变成流动的精神,达到弘扬闽西红色文化、展示老区形象的效果。近年来,我市积极策划摄制了一批如《浴血荣光》《古田军号》《绝境铸剑》等红色文化相关影视精品,举办长征主题活动、主题专题展览10余个,今年还开展了“长征国家文化公园(龙岩段)革命故事”挖掘研究,现已推出十一期,获较好反响。
“今年我市积极策划的中央红色交通线主题游径,6月底在上海市,由上海、福建、江西、广东等四省市联合宣传推介。”市文旅局有关负责人告诉记者。
为活化红色资源利用,我市积极打造红色旅游产业集群,先后编制了《龙岩市红色旅游专项规划》,出台了《关于推进旅游产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八条措施》《加快文化和旅游产业发展六条政策措施》等一系列发展红色旅游的扶持政策,打造了“古田会议丰碑、调查研究模范、万里长征起点、中央红色交通线”四大红色文化品牌,设计了多条红色旅游精品线路,形成了以古田为核心,覆盖全市的红色旅游产业集群,红色旅游取得快速、长足、健康的发展。截至2025年7月,我市共有红色旅游A级景区24家。
文旅融合激发红色旅游发展活力。去年,我市红色旅游接待游客1093.37万人次、比上年增长6.1%,红色旅游游客花费48.24亿元、增长10.1%。
红色是龙岩最鲜明的主色,也是高质量发展的成色。市文旅局负责人表示,我们将进一步贯彻落实《龙岩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条例》,统筹做好全市红色文化遗存保护利用工作。重点推动7个县域《革命文物保护利用片区工作规划》省级评审与批准工作,促进全市革命文物保护利用工作再上新台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