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媒体记者 黄俊 通讯员 郭书贤
近日,我市一家上市企业的人力资源主管仅用了短短五六分钟,在手机上就完成了一位工人工伤医疗费直接结算申请操作,免除了后续的工伤医疗费报销流程。“放在几年前,职工治疗工伤的几个月内,企业得社保中心、医院、银行来回跑,费心费力不说,还需垫付高额医疗费。”对比此前“跑断腿”和如今“指尖办”的巨大差距,该主管感慨万千。
这是我市人社部门提升服务效能、优化营商环境的万千案例之一。近年来,我市聚焦市场主体“急难愁盼”和人才发展“关键小事”,在人社重点领域率先突破、精准发力,推出一系列具有首创性、引领性的改革举措,着力打造近悦远来、活力迸发的一流营商环境。龙岩市“劳动力市场监管”营商环境指标连续两年蝉联全省标杆。
“数据多跑路、群众少跑腿”的背后,是我市人社部门聚焦办事便捷,打造速度更快、成本更低的政务服务新体验的努力。我市首创“社银合作政务服务专区”,在社保卡合作银行网点设立“人社综合服务超市”,将社保业务办理、惠企政策申领、用工服务保障、涉企政策咨询等人社高频业务嵌入银行网点;上线“工伤网办服务超市”,依托龙岩人社“一卡通”平台,实现工伤医疗费“零跑腿、免垫付”;推行灵活用工领域“支付即反向开票”模式,在全国率先打通支付环节与税务开票系统壁垒,解决企业因难以取得零星支出发票而导致的入账难、税负高问题。
为夯实企业发展要素支撑,我市着力构建精准匹配、活力迸发的企业用工新生态。近年来,多项创新举措持续激发人才发展活力:针对企业阶段性、季节性用工峰谷与劳动力闲置矛盾,创新开发“龙零工”共享用工平台,提供岗位发布、智能匹配、在线签约、权益保障等全流程服务;整合优质人力资源服务机构资源,推出“人力资源网上超市”,打造集招聘、猎头、培训、测评、外包等功能于一体的线上综合市场,平台注册企业达4300家,发布岗位16.49万个,服务人员13.5万人次;在全省率先打破唯学历、唯论文传统桎梏,建立企业特殊人才中级职称评价机制,通过企业举荐、专家评审、实绩考察等方式,为其破格申报中级职称评审,激发企业内生创新动力,稳定核心骨干队伍。
在此基础上,我市聚焦服务升级,建立主动靠前、有呼必应的亲商助企新机制。在全国首创“支企服务专员”制度,通过招募优秀应届高校毕业生驻点企业集中的工业园区,专职从事服务企业发展工作,变企业“上门”为专员“跑腿”,让惠企政策精准滴灌到企业,助力民营企业高质量发展;在全省率先建立“千名干部挂千企”制度,常态化开展企业帮扶服务活动,推动“企业找政府、政府找企业”渠道更畅通、对接更精准,解决企业融资、用工、用地等难题2906个;打通职业培训券全流程,在全国率先构建“发券-选课-培训-核销-补贴”闭环体系,实现精准发放、便捷使用、全程监管,显著提升培训精准性与补贴效能,全市年均培训高技能人才超5000人次,高技能人才占技能人才比例达26%。
记者手记
近年来,我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改变的不仅是速度,更是政府服务的温度。人社部门的系列创新,有理念的转型,有流程的再造,一件件“关键小事”激活了营商环境提升的“一池春水”。这是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在我市的生动实践,更是我市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厚植发展沃土的坚定步伐。创新再创新,服务企业、服务群众没有终点,唯有向前再向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