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媒体记者 王静玲 通讯员 林金长
“这漫山果树既是‘绿色银行’,更是串起乡亲们共富路的纽带。”站在长汀县丰盈美丽生态农场的山头上,市人大代表沈树朝话语中满是自豪。扎根闽西山区十三载,他既当生态修复的“实干家”,又做乡村振兴的“领头雁”,用脚步丈量民情,以实干诠释担当,在红土地上写下了一篇充满绿意与希望的履职答卷。
2012年,沈树朝面对长汀县的裸露红壤与贫瘠土地,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理念,引入喷灌滴灌技术、推广物理防控病虫害等生态种植模式,成功培育杨梅、柑柚等30多种水果,年产值破千万元,让荒山焕发生机。
作为来自农业一线的代表,他深知技术对农民的重要性。走遍周边村落调研后,他提出了《关于推广生态种植技术助力水土流失区产业转型的建议》,推动喷灌滴灌技术在全县5个乡镇铺开,物理防控技术让农户尝到绿色种植的甜头。同时,沈树朝还精准扶持农户12户,在他的带动下,周边农户纷纷发展庭院经济。
“代表履职不能只坐在办公室,要到田间地头听真话、察实情。”当选人大代表以来,沈树朝提交了17条建议,条条连着民心。在代表联络站接访时,果农们对自然灾害的担忧让他记挂在心。他随即深入6个乡镇调研,形成《关于将龙岩特色产业种植列入三农保险的建议》,并推动政策落地,共300多户农户受益,成为政策惠民的生动体现。
“一个人富不算富,大家富才是真的富。”沈树朝的农场常年提供120个岗位,主动吸纳低保户就业,年发工资400多万元,不少务工者成长为种植能手,年收入翻番。近两年,他将采摘与农旅相结合,建起观光采摘园,让生态红利持续释放。
“人大代表既要守护好绿水青山,更要带领乡亲们走向共同富裕。”沈树朝说。果园里,物联网设备监测着土壤数据,一旁的民情记录本写满群众诉求。这位扎根山区的人大代表,正以初心为笔、实干为墨,在闽西大地上续写着新时代的履职新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