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全链条政务服务激活项目建设“加速度”
日期:09-13
■通讯员 赖韦元 陈俊毅 姜玲玲
“龙钢项目一期主体工程已完工,1580mm热轧带钢生产线顺利投产,带动5家配套企业落户,创造就业岗位1800余个。”近日,漳平市政务服务中心负责人表示,该市通过深化“全链条服务”机制,以精准保障与高效举措助推重点项目建设“加速跑”。截至目前,该中心已为龙钢项目代办施工许可证23个,提供通讯服务285次,上门服务125次,兑现政策资金13.76万元,彰显了政务服务赋能高质量发展的“漳平速度”。
针对企业办事“多点跑、重复办、手续繁、耗时长”等痛点,漳平市政务服务中心发扬“龙舟精神”,以“强化服务保障、智能审批赋能、创新智慧服务”的全链条服务模式,创新推出“项目管家、指尖跃动、场景引导”服务机制,推动各方资源优势转化为项目建设的聚合力、发展力和创新力,推动审批流程再造,推动项目建设增速提质,实现重点项目从立项到验收的全周期保驾护航。
围绕项目全流程审批需求,漳平市组建3支专业代办队伍——“上门办”便民服务队、“马上办”项目服务队、“我来办”代办服务队,选派38名业务骨干提供“24小时不打烊”帮代办服务。针对省市级重点项目,实行“1名县级干部牵头+2~3名驻企特派员”专属团队模式,深入一线协调审批手续、申报惠企政策、破解融资难题。
以龙钢项目为例,“驻企特派员”团队全程跟踪服务,不仅高效完成各类审批手续,更在融资环节主动对接金融机构,推动政策资金“免申即享”。同时,通过“政务服务直通车”将服务窗口“流动”到园区,提供“点单式、巡回式、常态式”服务,让企业“不出园区即享政务快餐”。截至目前,该市累计代办项目827项,上门服务企业2021次,346个省级平台项目实现“全代办”。
在智能化服务方面,依托“互联网+政务服务”改革,漳平市政务服务中心打造“智能化+本地化”服务矩阵。通过无人可视化自助设备与远程视频技术,实现“跨域通办”事项“面对面”远程辅导;创新“远程勘验+视频帮办”模式,同步保存勘验档案,提升审批规范化水平。此外,本地化“网上旗舰店”专区整合高频事项智能申报、AI预审等功能,推动“数据最多采一次”“三端融合”(省市县审批端、移动端、窗口端)。园区布设24小时自助服务点与“e龙岩”终端,提供不动产、医社保等自助服务,实现企业“不出园区能办事、办好事”。
通过“妈妈式服务+高效服务+全程服务”组合拳,漳平市营商环境持续优化。全面梳理行政给付、资金补贴扶持、税收优惠等项目政策条件和适用规则,精准匹配符合政策条件的项目企业,实现惠民政策“一键直达”。目前,已指导358家企业申报政策补贴4.53亿元,完成13个“拿地即开工”项目。漳平工业园区连续4年跻身省级开发区综合评价前十,国家级漳平台创园连续8年领跑全国台创园考评,政务服务效能成为吸引项目、激活市场的“强磁场”。
编辑手记
漳平市“全链条政务服务”的创新实践,为龙岩提供了基层政务改革的鲜活样本。其可贵之处在于跳出零散改进,构建从“项目管家”到“场景引导”的系统服务生态,真正实现从“人找服务”到“服务找人”的转变。“妈妈式服务”理念与智能化赋能相结合,使政策“免申即享”、服务“直达园区”,凸显了以企业需求为导向的深刻转型。龙钢项目的实效证明,这种精准、主动的服务模式能直接转化为发展动能,为县域营商环境优化提供了可复制的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