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闽西日报

走出绿色共富新路

日期:09-08
字号:
版面:第02版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谢思棋 李亚鹏

近日,在武平县城厢镇汾水村东坑里家庭农场内,农场主钟国明正在林间喂鸡。这片郁郁葱葱的山林,早已成为他增收致富的“聚宝盆”。“我们家的责任山跟自留山都在这里,利用山林优势,发展林下养殖和果园种植,每年能有10万元左右的收入。”钟国明笑着介绍。农场采用“林下养鸡+果园采摘”的复合发展模式,年出栏优质土鸡2万余只,还种植了近100亩水蜜桃、梨等果树,实现了“以林养禽、以禽促林、林果结合”的良性循环,让每一寸林地都发挥出多重价值。

在城厢镇礤文村,牛畲里共富林场的实践则破解了林地“小而散”的经营难题。负责人李福明坦言:“2002年林改以后,我们家家户户都有分到山。但当时分到的山面积小、分布散,单家独户联合起来造林难。于是我们通过‘个人经营+合作经营’模式,把分散的林地整合起来规模造林,三年时间就造了1580多亩。通过三次采伐,收回成本180万元,分给了农户30多万元。”这种“联户共富”的模式,让原本零散的山林资源聚沙成塔,既提升了林业经营效率,又让农户共享发展红利。

当目光从城厢镇移开,共富林场建设已在武平县多点开花、全域推进,各乡镇立足资源禀赋,探索多元路径,呈现出各具特色的生动局面。位于平川街道的西厢共富林场通过科学规划林下空间,种植骨碎补、淫羊藿等中药材和林上铁皮石斛附生栽培,同步进行林上1.9万亩生态林碳汇开发,实现林下空间高效立体利用;下坝乡盛达共富林场积极发展林下经济,通过种植紫灵芝,每亩产值可达1至3万元,带动了数百农户就业,同时不断探索林地立体综合开发模式,现已规模化种植紫灵芝3000余亩,间作白背草、仙草等中药材10余亩,既有效保护了林地生态,又显著提升了土地利用率......各地因地制宜,探索出林药、林菌、林蜂等多种立体经营模式,不断拓宽生态产品价值实现路径。

2025年上半年,武平县实现林下经济产值23.29亿元,生态价值转化效率持续提升。目前已成功培育6家各具特色的共富林场,这些林场不仅在生态保护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更在促进林农增收、推动林业经济发展上成效显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