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龙媒体记者 赖珊盛 通讯员 李嘉
8月27日上午,一场特别的活动在武平县慈善总会温馨举行。这就是钟桂棠、钟永菁爱心助学团队2025年助学金发放仪式。现场共有24位大学生、36位考入武平一中的中学生得到了资助。
这已是助学团队连续第21年开展爱心助学活动。钟桂棠来自武平县永平镇梁山村,在龙岩从事贸易行业工作,坚持助学初心源于刻骨铭心的经历:年少时因交不起68元的复读费而辍学,大学梦成为终身遗憾。正是这段经历,让他深知贫困学子求学不易。
淋过雨的人,更懂得为别人撑伞。2005年,钟桂棠牵头发起并组织亲朋好友组建了一支爱心助学团队。如今,团队成员遍布全国各地。从那时起,这场温暖的奔赴从未停歇。
21年间,团队成员换了一批又一批——从青涩的大学生到职场骨干,从意气风发的中年人到两鬓微霜的长者。岁月改变了他们的容颜,不变的是那份崇文重教的热忱。
助学团队利用周末和假期,冒着酷暑,走遍数十个偏远村镇,为数百名困难学生“雪中送炭”;他们不仅资助学费,而且关注孩子们的成长需求,给予鼓励和引导,用暖心的话语撑起孩子们坚实的后盾。孩子们也亲切地称钟桂棠为“钟叔”,称钟永菁为“钟姐”。
走访之时,钟桂棠与每位学子及家长亲切交谈,详细了解他们的学习进展、生活状况和未来规划。他语重心长地勉励道:“一定要自立自强,坚定理想信念,树立远大抱负,心无旁骛地好好学习,努力成为对国家、对社会有用的人才。”
受助学子们纷纷表示,将常怀感恩之心,刻苦学习,以实际行动回报社会、回报家乡。
那些被照亮的孩子,也在用自己的方式回应着这份爱:作业本上越来越工整的字迹,叠得整整齐齐的入学行装,以及那些报喜的电话——“钟叔,我考上了博士”“钟叔,我成为一名人民教师了”......更令人感动的是,许多孩子像当年帮助自己的人一样,加入了助学团队。爱,就在这样的传承中生生不息。这场细水长流的“双向奔赴”,让爱成为循环的齿轮,让希望在彼此的目光里,长成了参天大树。
助学之路也是坎坷的。有不被他人理解的困惑,有自身发展遭遇危机的隐痛,有社会流言蜚语的烦恼,有助学目标难以达成的遗憾......
这条路,钟桂棠先生并不孤独。他的家人、朋友,还有越来越多爱心企业家陆续加入这场爱的接力。“特别让我感动的是在我最迷茫的时候,我的老同学王加洪、钟永菁夫妇站了出来,四年间资助贫困大学生38人、中学生100多人,捐助金额达49万元。”
大部分受助学生都有家访,所以助学团队对资助过的每位学子的情况都如数家珍。钟桂棠表示,团队的核心宗旨就是“雪中送炭”,把爱心送到最需要的人手上,帮助暂时有困难的客家学子顺利完成学业,不辜负每一位爱心人士的重托。助学,不是一场轰轰烈烈的壮举,而是持之以恒,不求回报地付出,是“你需要,我就在”的守护。
2025年迄今,钟桂棠、钟永菁爱心助学团队共资助贫困大学生453人、中学生312人,捐助总额338万元。其中钟桂棠和他的子女共同资助大学生182人、中学生135人,另外捐赠大量学习物资,总投入超过138万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