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3
星期一
当前报纸名称:闽西日报

跨越时空的追思

日期:09-02
字号:
版面:第01版 头版       上一篇    下一篇

龙媒体记者 陈长帮 张春槐 范波 莫志强

有一种思念,经沧桑岁月沉淀而愈发深切;有一种距离,因红色血脉赓续而不再遥远。

9月1日,开学第一天。上午8时30分,龙岩奇迈山下,新罗区东肖街道龙泉村的陈明故居,迎来了龙岩市第五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而此时,远在山东临沂,巍巍沂蒙山间,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陵园共建小学——临沂第一实验小学的少先队员代表也整齐肃立。

千里同山河,共上一堂课。一边是陈明烈士家乡的莘莘学子,一边是来自其长眠之地的风华少年,同学们在龙岩、临沂两地退役军人事务局的协调组织下,通过现场视频连线,共同开启以“跨越时空的追思”为主题的“开学第一课”。

“从闽西红土地走出的陈明,是首任中共福建临时省委书记、中共领导的山东抗日民主政权的主要开创者和重要领导者之一......”龙岩方小主持人沈德锦的介绍,将大家的思绪带回战火纷飞的年代。

抗战期间,陈明转战齐鲁大地,与来自济南的辛锐因革命结缘。1941年,两人不幸在沂蒙抗日根据地反“扫荡”战斗中先后壮烈牺牲,是全国首批著名抗日英烈中唯一一对烈士夫妻。

“集体默哀!”随着临沂方小主持人王悠夏的一声号令,双方在场人员面对大屏幕上华东革命烈士陵园里的陈明、辛锐合葬墓低头哀思,同学们胸前的红领巾在微风中诉说着英烈牺牲的悲壮。

“1941年11月30日,壮烈的大青山突围战打响!血战中,战友们牺牲了,身负重伤的陈明在忍痛击毙数个敌人后,把最后一发子弹留给了自己!时年39岁! ”

“而此时的辛锐还不知道丈夫已经牺牲,也在带队突围。在生命的最后时刻,她拉响身上的最后一颗手榴弹!牺牲时年仅23岁!”

......

在“同讲故事”环节,每一句深情的话都震撼着每个人的心。

“陈明哪一年生于哪里?请临沂方同学回答”“陈明参加过长征吗?请龙岩方同学回答”......随后的互问互答,又加深了两地同学对著名抗日英烈的了解。

在龙岩活动现场,陈明的曾侄孙陈练不时擦拭着眼角渗出的泪水,从小听着曾伯祖父陈明故事长大的他,几乎每年都会自费前往曾伯祖父的牺牲地和安葬地祭奠。

一样的思念,涌动心间。就在开学前,两地少先队员代表共同写下了一封《给陈明爷爷的信》:“......尽管抗日烽火早已远去,但‘奋身伐贼,虽死犹荣’这句贯穿您革命生涯的铮铮誓言,依然那般铿锵有力,跨越时空,久久回响......”“时刻准备着、勇敢前进着、永远奋斗着”......同学们洪亮的声音透着昂扬奋发的坚定信念。

而在接下来的分享感悟后,两地少先队员代表又分别报告了同为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全国文明城市、全国双拥模范城市的龙岩、临沂两地的发展变化,一起展望美好未来。

“勿忘国耻、吾辈自强,学习英烈、报效祖国!”最后,随着嘹亮的《少年先锋队队歌》响起,大屏两端的同学们高喊口号,将活动推向高潮。

“这种跨省点对点线上即时沉浸互动活动,在我的印象中还是第一次,现场氛围感人至深!”作为活动主持人之一的乔正雅,在华东革命烈士陵园做了13年讲解员,活动中,她几度哽咽。

追思,是为了更好传承!“我们要学习英烈的担当与无畏,在未来的道路上奋勇前进!”龙岩市第五实小陈芷漪同学坦言道。“我们要接过革命前辈的接力棒,立好报国志,长大做栋梁!”临沂第一实小王一赫同学如是说。

追思,是为了更好弘扬!龙岩市退役军人事务局局长张华玉表示,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举办此次活动,旨在探索异地之间开展红色教育的新模式,进一步在全社会营造铭记英烈、致敬英雄、砥砺前行的浓厚氛围,让伟大抗战精神在新时代绽放新光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