漳平:科技赋能漳平“智”造
日期:08-27
版面:
第07版 2025年龙岩市产业链人才创新大会 上一篇 下一篇

漳平工业园区全景

福迩金科技有限公司获奖照片
从全球首条富勒烯吨级生产线投产,到国家高新技术企业集群发展;从解决产业“卡脖子”技术,到重点技改项目落地推进......在龙岩漳平,科技创新的“漳平答卷”正加速书写。
近年来,漳平以“创新驱动、产业强市”为核心,通过产学研深度融合、政策赋能产业创新、人才激活产业潜能,在富勒烯产业化、钢铁机械智能化等领域频频突破,漳平正以科技创新为笔,在产业升级的蓝图上勾勒出高质量发展新图景。
搭建博士后创新实践基地、专家服务基地等平台,与省内外高校、科研院所建立长期合作关系,实现技术难题的高效攻克。如,与厦门大学化学化工学院共建联合研发中心,聘请中国科学院院士谢素原为首席科学家,其植物原料燃烧工艺合成富勒烯炭灰技术达到全球领先水平,成功推动富勒烯实现工业化大规模生产。福建省汇创新高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与福州大学开展“金属环境中超高频RFID天线的研制”、泉州装备制造研究所开展“面向智能网联汽车应用的V2X天线研发”等合作,构建“产学研用”深度融合的人才培养生态。
强化科技队伍建设,梳理全市规上工业研发投入重点企业清单,摸清企业研发经费投入底数,支持规上工业企业开展研发活动。结合开展“千名干部挂千企”“供需赋能、助企强链”等活动,今年来,漳平市领导带队深入走访调研企业641人次,协调解决企业生产研发中心的痛点堵点101个。建立“科技型中小企业-科技‘小巨人’企业-高新技术企业”培育路径,鼓励中小微企业开展科技研发,截至目前,漳平共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省科技小巨人企业31家。同时,围绕“智改数转、绿色低碳”趋势,通过政策引导与资金支持,鼓励企业开展系统性技术改造。2024年,33个项目列入省重点工业技改项目,8家企业获省技改专项资金补助1054.45万元,8家企业获龙岩市企业技术改造设备投资补助568.39万元。
持续深化“菁华英才 才聚漳平”行动,完善人才政策体系,吸引各类人才汇聚。福建龙钢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与龙岩技师学院签订合作协议,在人才培养、基地建设等方面开展战略合作,为企业培养实用型技能人才。闽西职业技术学院城乡建筑学院在福建惠丰建筑科技有限公司设立教研基地,由惠丰高层次人才指导的参赛选手在世界职业院校技能大赛总决赛中夺得全国金奖,装配式人才孵化基地正在建设中,将于2025年8月份启用。同时,借助嘉庚创新实验室及漳平籍中国科学院院士郑南峰等高端科研力量,采用“产学研”合作模式,为企业解决6项“卡脖子”技术难题,显著提升企业的自主创新能力。
亮点数据
培育国家高新技术企业40家、科技型中小企业28家、省级科技“小巨人”企业31家、省级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家、省级新型研发机构1家、省级企业技术中心3家、龙岩市级企业技术中心15家。
培育国家级绿色园区1个、国家级绿色工厂1家、省级绿色工厂9家。
荣誉榜
自2019年起,漳平工业园区连续四年在省级开发区综合发展水平考评中位列前十,是全省综合发展水平“20强”,全国省级开发区潜力“百强园区”。
国家现代农业产业园;国家级农业现代化示范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示范园创建名单,2022-2024年连续三年在国家级台湾农民创业园发展建设考评中获得第一名。
海峡两岸现代林业融合发展工作试点县
营商环境连续3年位居龙岩市前2位
企业风采
福建龙钢新型材料有限公司:于2018年6月15日成立,项目总投资200亿元。致力于打造智能化钢铁工业4.0定制化生产示范项目,采用“五厂一控、五部一管”管理模式,构建数字化生产操、控、管一体化平台,实现智能化生产,入选2025年省级先进级智能工厂项目。作为漳平钢铁产业链龙头,带动上下游产业协同,规划建设公铁联运仓储物流园,并探索工业旅游发展模式,全力打造5A级工业旅游景区。
天守(福建)超纤科技股份有限公司:作为国内唯一一家集PU树脂、合成革基布、色浆、助剂等产业链配套最完整的龙头企业,产品出口40多个国家和地区。始终坚持科技创新,研发出绿色环保新材料“水性无溶剂皮革”,填补国内外行业空白。累计研发300多项新产品和新工艺,突破多项技术壁垒。
福建福迩金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国家高新技术企业、专精特新企业,联合厦门大学谢素原院士团队,攻克技术难关,建成全球首条富勒烯吨级生产线,填补国内富勒烯行业产业化空白。其“富勒烯产业化项目”荣获龙岩市第十一届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一等奖第一名、福建省第十三届创新创业大赛决赛一等奖第一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