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闽西日报

长汀:以法护“新”赋能新业态高质量发展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05版 法治       上一篇    下一篇

通讯员 丘启亮

近年来,汀州古城凭借独特的文旅魅力,吸引了八方游客纷至沓来,旅游产业蓬勃发展,以平台经济为代表的新业态迅速扩张,吸纳了众多劳动者从业,外卖送餐、快递物流、电商主播等新就业形态成为居民就业的重要“蓄水池”。新业态经济也展现出蓬勃生机,成为推动长汀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为有效提升新业态群体的法治素养,切实维护新业态群体合法权益,长汀县委社会工作部与长汀县司法局通过融合资源、探寻路径、搭建平台,以心聚“新”,以法护“新”,双向奔赴,共同绘就党群同心、行业互助、社会和谐的动人画卷。

法治宣传与政策宣讲同向发力

“普法志愿者面对面对我普法真是太及时了,让我知道了如何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快递小哥李某坤真诚地说。

针对新业态工作时间灵活、工作性质特殊、用工复杂的特性,新业态群体分散性和流动性大等特点,长汀县通过“线上+线下”双轨并行,构建上下联动、全员参与、全域覆盖的护航新业态普法格局。

线上,利用“长汀新闻网”等平台,联合“长汀禁毒”“微长汀”“法治新长汀”“长汀司法行政”“法律顾问微信群”等媒介,宣传国家政策和相关法律法规,定期推送劳动报酬、工伤保险等法律知识及典型案例。

线下,组织“蒲公英”普法志愿队、“红土法治”普法志愿队及“法律明白人”等法治力量,深入外卖站点、物流公司、重点商圈等新就业形态人群密集区开展贴“新”普法,当好“服务员”,引导新业态从业者增强法律意识,提高维权意识。

法律服务与法治保障同频共振

“简单操作几下,就有律师在线解答,这种服务太便捷了,让我感受到了司法服务的温度和速度!”18日,家住河田镇的外卖骑手陈某前来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咨询,工作人员认真倾听后将其引导到公共法律服务智能终端一体机前,指导陈某点选了相应选项输入咨询的法律问题,在线律师马上为其解答,陈某对如此便捷的公共法律服务称赞不已。

而张某华等5人,则对法律援助及时为他们维护合法权益竖起了大拇指。张某华等5名员工在某物流公司工作已有一年多,2024年12月28日,被公司以效益不好为由辞退且拖欠劳动报酬长达4个月。张某华等5人多次向该公司讨说法但未果,眼看着春节即将来临,无奈之下向长汀县法律援助中心寻求帮助。法律援助中心通过维权“绿色通道”,指派1名律师承办该案件,仅用了1周时间就促成在劳动争议仲裁庭达成调解协议,公司一次性付清张某华等人的全部欠薪及医社保费等共10.8万余元。

长汀县聚焦新就业形态企业发展多元法治需求,组织律师、法律顾问、金牌调解员等组成法律服务团,从企业生产、销售、管理等环节为新业态企业进行“问诊把脉”,开出“法治良方”。今年以来,深入新业态企业开展“法治体检”10余场次,解答新业态从业者咨询300余人次,提供法律援助服务20余人次,为新业态群体挽回经济损失120余万元。

维护稳定与护航发展同向答题

“多亏了你们,不然我这年不知道如何过得下去啊!”某建筑材料供应商拿到拖欠的材料款后激动地说。原来,临近春节,大量的建筑材料供应商涌进长汀某房地产开发公司讨要“薪水”。面对严峻局势,长汀县司法局立即启动多元调解模式,联合公安、人社、市场监督管理局以及律师事务所等部门,及时稳控局面,并根据供应商提供的结算单,逐一清理核实拖欠材料款项。最终,经过多次调解,10余家建筑材料供应商与开发商签订履行协议书,开发商集中兑现拖欠材料款总额300余万元,这起群众性合同纠纷成功调处。

随着平台经济、灵活用工等新业态的蓬勃发展,新型用工关系、劳资纠纷等矛盾纠纷日益凸显。长汀县司法局与县委社会工作部、工会、综治中心等多部门协同联动,不断完善新业态群体的维权路径、保障合法权益,建立健全新就业形态矛盾纠纷多元化解工作机制,着力解决新业态群体的“烦薪事”,成功打出“护薪”组合拳。在店头街、妈祖广场等新业态群体相对聚集的地方设立法律服务工作室、纠纷调解室。工业园区建立职工法律服务一体化基地,内设“三室两庭”即职工法律援助室、调解工作室、涉企行政复议室和劳动仲裁庭、劳动法庭,构建“一站式”服务模式,引导新业态劳动群体通过非诉讼方式解决纠纷,降低维权成本,构建共治共享格局。今年以来,为新业态群体化解矛盾纠纷100余起,避免发生群体性案事件2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