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闽西日报

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7月份工作进展情况通报

日期:08-21
字号:
版面:第04版 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图为武平千鹭湖。通讯员 黄梅平 摄

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龙岩配送分中心项目签约仪式。

龙净电池厂区第500万颗储能电芯正式下线。 通讯员 黄大伟 摄

夜幕降临,上杭工业园区蛟洋新材料产业园内依旧活力不减,各工厂车间灯火通明,企业开足马力,抢抓生产进度,确保订单按时交付。 通讯员 张锐畅 摄

7月份,闽西革命老区高质量发展示范区建设再谱新篇。生态文明建设亮点纷呈,新罗区、上杭县获河长制正向激励,“大爱碳汇园”成生态示范。经济高质量发展势头强劲,4家企业入选省级绿色制造名单,国企改革成果获国家级认可,多项经济指标全省领先。城乡融合持续深化,“九大类型”乡村文化会客厅受关注。双向开放不断拓展,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配送分中心启动,闽台融合持续升温。公共服务与精神文明建设同步提升,教育、社保服务优化,多项案例入选省级优秀创新案例。

生态文明建设示范方面

7月4日,为激励各地深入落实河湖长制,福建省河长制办公室发布《关于2024年福建省河长制湖长制正向激励奖励情况的通知》,对工作推进力度大、成效显著的设区市、县(市、区)给予正向激励。其中,新罗区、上杭县成功入选。

7月23日,市委书记、市第一总河(湖)长余红胜,市委副书记、市长、市总河(湖)长胡盛共同签发2025年第1号总河长令。出台《龙岩市全面建设幸福河湖工作方案》,按照“示范引领、轴线联动、全域推进”的实施路径,以“母亲河”为重点,以河湖水系为脉络,统筹上下游、左右岸,梯次开展幸福河湖建设,加快打造一批具有龙岩特色的幸福河湖样板。

在生态文明建设实践中,新罗东肖东堀村山场的林地焕发新生。作为龙岩森林公园(龙岩植物园)林相改善工程的重要节点,“大爱碳汇园”植树点通过科学规划与全民参与,成为集生态修复、景观提升、碳汇功能于一体的示范项目。

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示范方面

7月初,市国资委《打造高素质监管队伍保障高质量改革发展》的国企改革深化提升行动实践成果,成功入选国务院国资委编印的《奋楫笃行:地方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案例集》,标志着我市在国资监管体制机制改革方面的成效获得国家级认可。

7月4日,省工信厅公示2025年度省级绿色制造名单,龙岩高新区的龙岩畅丰专用汽车有限公司、福建龙净环保股份有限公司等4家企业入选。

7月28日,市委上半年工作会议暨深化拓展“深学争优、敢为争先、实干争效”行动推进会公布全市上半年工作“成绩单”。上半年,全市GDP增长5.5%,优于去年同期及全年发展水平;第三产业增加值、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地方一般公共预算收入等11项指标增速位居全省前三位;民间投资、工业技改投资等14项指标增速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城乡融合发展示范方面

7月3日,《上杭县古田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2021-2035年)》(以下简称《规划》)获龙岩市人民政府批复,成为我市首个获批的乡镇国土空间总体规划。《规划》明确,围绕古田“红色圣地、生态古田”的核心内涵,深度挖掘并尊重本地历史、地域和民族特色,加强和落实风貌管控要求,尊重自然山水和乡村肌理,注重客家元素的融入,打造红绿辉映、城乡融合的“古田红色文旅小镇”,推动古田镇打造中国红色文化旅游名镇、知名的生态康养旅游目的地。

7月20日,《半月谈》杂志2025年12期刊发《一间会客厅,文化接地气》一文,关注我市创新实施乡村文化会客厅建设工程的好经验好做法。我市锚定文化赋能乡村振兴的关键点,推动优质文化资源直达基层,让红土地上的文化根系更深、乡风底蕴更浓、产业枝叶更茂,已建成历史传承型、文旅融合型、生态实践型等“九大类型”、50多个精品乡村文化会客厅。

7月24日,市委六届十次全会通过《关于统筹推动区域协调发展和城乡融合发展探索革命老区共同富裕“龙岩实践”的实施意见》。龙岩作为全国著名革命老区、原中央苏区核心区,肩负着在革命老区振兴发展中走前头做示范的使命担当,将进一步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福建考察时的重要讲话精神,贯彻落实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发扬闽西革命老区“闹革命走前头,搞生产争上游”的光荣传统,主动作为、先行先试,努力探索革命老区共同富裕“龙岩实践”。

扩大双向开放示范方面

7月1日,144箱锂离子电池经龙岩海关监管完成装车运往口岸准备出口德国。这是我市首次出口该产品,为我省新能源产业发展注入新活力。首次出口的锂离子电池项目是我市新增的储能电池研发、制造与系统集成高新技术项目,具备8GWh以上的年产能,旨在为全球新能源储能市场提供高效、安全且长寿命的储能解决方案。

7月10日,粤港澳大湾区“菜篮子”产品龙岩配送分中心项目启动仪式在我市举行。该配送分中心的启动,将进一步打通我市农产品进入粤港澳大湾区市场的“绿色通道”,助力优质农产品“出岩入湾”高效流通,有力推动我市农业产业化、品牌化发展。

7月29日,2025年海峡两岸司法实务研讨会在我市召开。本次研讨会由省法官协会、海峡两岸法学交流协会(台湾)共同举办。海峡两岸144位法学界及实务界人士齐聚一堂,以“持续提升司法专业化水平 深化两岸融合发展”为主题,围绕“司法制度改革问题研究”“两岸刑事司法实务问题研究”“新兴领域审判实务研究”三个议题开展研讨交流。

公共服务共建共享示范方面

7月初,教育部督导局精心挑选出100篇具有代表性的全国义务教育优质均衡发展督导评估典型案例汇编成册,供全国各地学习参考,由市教育局选送的《精准把握“四个减负增效”督导助力市域义务教育优质均衡高质量发展》案例入选。7月8日,市人社局举办“福在闽西 职等你来”2025年龙岩市人力资源超市百日千万招聘专项行动专场招聘会。为破解企业“招工难”、劳动者“找工难”的双重困境,我市围绕“2+4”重点产业发展需求,精心编织线上线下联动的立体招聘网。今年已举办招聘会165场次,发布岗位13.03万个次,达成就业意向1.62万人次。

近日,我市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又添一项新成果,基于厦蓉扩容工程项目建设过程中开展的《覆盖型岩溶区桥梁大直径桩基抗塌稳定控制关键技术与应用》科研项目,荣获2023年度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据悉,这是我市高速公路项目荣获的福建省科学技术进步奖最高奖项,也是我市高速公路建设标准化管理中,推动科技创新和产业创新深度融合,全面提升品质内涵的又一力证。

精神文明建设示范方面

7月4日,“红旗不倒 英雄花开”龙岩市红色故事宣讲团走进广州市白云区、越秀区、黄埔区、广州医药集团、广州工控集团等地,以“送课上门”方式开展宣讲。此次宣讲在中央、省、市主流媒体引起强烈反响,同时,为广州各界带来了一场场震撼心灵的红色文化体验。

7月10日,省委文明办在福建省文明乡风建设现场交流活动上公布2025年城市文明和文明乡风建设优秀创新案例评选结果。由市委文明办选送的《健全“社区吹哨、部门报到”机制贯通自下而上的民生服务指挥体系》,成功入选福建省城市文明建设优秀创新案例;武平县委宣传部(文明办)选送的《让农村彩礼“降温”为群众幸福“升温”》,成功入选福建省文明乡风建设优秀创新案例。我市在会上作《打造乡村文化会客厅 引领文明乡风新实践》经验交流发言。

7月15日,由省委宣传部、省广播电视局、市委宣传部联合摄制的重大革命历史题材电视剧《浴血荣光》在央视一套黄金档开播,在闽西这片红色热土掀起“追剧学党史”的热潮,让红色精神的传承更显鲜活。剧组足迹踏遍闽西7个县(市、区)众多的革命旧址与山川河流,将闽西的红色印记融入剧情。剧中展现的历史事件与人物,成为闽西红色历史的生动注脚,引起人们对革命先辈英勇事迹的铭记与追思。

本版图文除署名外,由市发改委、市苏区中心等部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