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闽西日报

《告别书》宣示闽西子弟抗日斗志和决心

日期:08-20
字号:
版面:第06版 红色文化·丰碑       上一篇    下一篇

《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全体指战员为出发抗敌告别父老书》

黄光礼 文/图

在古田会议纪念馆第七展厅,展示着一份《国民革命军新编第四军第二支队全体指战员为出发抗敌告别父老书》(以下简称《告别书》),虽然纸质已经发黄,但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重读该文,浸透纸背的每一个文字都让我们感受到闽西子弟参加抗战的昂扬斗志和必胜决心,令人激情澎湃、精神振奋。闽西子弟在苏皖抗日前线英勇杀敌,取得了一次又一次战斗的胜利,为全国抗战的胜利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让闽西人民永远铭记,并为之自豪。

发出闽西子弟的怒吼

日本帝国主义依靠飞机大炮侵占了东北,又挑起“七七事变”,妄图占领全中国的野心昭然若揭。闽西虽远离前线,但闽西人民对日寇对我中华民族犯下的累累罪行,与全国人民一样深恶痛绝,同仇敌忾。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2000多闽西子弟组建成新四军第二支队,迅速开赴抗日前线。《告别书》首先控诉了日寇的罪行:“他(日本鬼子)的贪婪无厌的欲壑,他的穷凶极恶的兽行,是要把我们全中国的锦绣山河与五千年的灿烂文化吞噬下去,是要把四万万五千万炎黄胄裔变成奴隶牛马!”紧接着发出了闽西子弟气吞山河的怒吼:“今天为着祖国的河山,为着自己的生存,为着子孙的前途,我们大踏步的上前线去和日本鬼子拼命了!”

表明出征抗战的昂扬斗志

新四军第二支队于1938年2月在龙岩白土(今东肖)集结,2月27日在东肖龙泉村隆重举行抗日誓师大会,张鼎丞、邓子恢等领导发表动员讲话,闽西各界民众数千人前往欢送。3月1日,部队正式启程,向皖南抗日前线进发。《告别书》落款时间是1938年2月,也就是出征前发布的。《告别书》向闽西广大民众表明了出征抗战的昂扬斗志:“我们高举新四军的旗帜,为我们一贯的为国为民的宿愿而奋斗。我们有火一样的热情,我们将到处燃烧起民族革命的火把;我们有铁一般的意志,我们将毫不动摇毫不畏缩地在政府领导底下抗战到底;我们有竹一样的虚心,我们毫不自满毫不骄傲的在抗战中学习、再学习;我们愿与一切友军及全国同胞共同担负起挽救民族危亡的艰巨任务。”

呼唤全民团结一致抗日

新四军第二支队的全体指战员深知,日本帝国主义穷凶极恶,单靠一支队伍或某一方面的力量是难以战胜,必须凝聚起全民族的力量,因此《告别书》有一半篇幅在强调团结的重要性,共三个方面:(1)从全国层面强调抗战统一战线。指出:“挽救中华民族危机的主要关键,在于以国共两党亲密合作为基础去巩固扩大各党各派抗日的民族统一战线”,并提出了形成抗日统一战线的工作方法:“因此我们要力谋团结,互相帮助,以广大民众力量,拥护政府的抗战动员,有力出力,有钱出钱,有枪出枪,有知识出知识,和衷共济,相见以诚,使全民一致,官民一致,军民一致,为着抗战的胜利,有着自由独立的新中国而斗争。”(2)从动员兵源方面强调优待家属,不计前嫌,动员更多的壮丁上前线。要求:“为着更多的动员壮丁上前线杀敌,对出征军人家属的优待,望父老们有具体的执行,同时注意制止算老账,寻仇报复,破坏团结的举动。”(3)从地方层面强调要巩固地方治安,发展经济,以解除抗战后顾之忧。指出:“力谋地方上的治安的巩固,以巩固抗战后方,肃清汉奸,肃清托匪,肃清土匪,编练壮丁以加强自卫力量,改良民生以发展国防经济,望父老兄弟们捐弃成见,集合全民族力量,共同负责,使前方不只无后顾之忧,而且有不断的源源的人力资财的补充。”

宣示闽西子弟抗战决心和必胜信心

《告别书》的最后以激情昂扬的富有战斗性的语言,宣示了新四军第二支队全体指战员坚定向前线杀日寇的决心:“让我们向前线上迈进,让我们和全国的抗战力量结成一条不可挣断的锁链,冲!冲!向前冲!把日本鬼子赶出中国去!”并相信中国的抗日战争一定能够取得胜利:“我们高呼:大中华民族解放万岁!独立自由幸福的新中国万岁!”

《告别书》段落层次非常清晰,言辞铿锵有力。全文虽不足千字,却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抗日武装坚定信念、家国情怀和人民立场,堪称抗战动员的好文,该告别书也因此成为见证抗战胜利的重要文物。

(作者单位:古田会议纪念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