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闽东日报

日期:10-07
字号:
版面:第04版:国内       上一篇    下一篇

(上接第一版)

乡村振兴 深化“山海协作”

这场“故乡行”,更是一次情感的洗礼。无论是在考察途中,还是在晚会上,熟悉的闽南乡音始终是最动听的声音。

“十八姑娘一朵花,一朵花……”当2025海峡两岸(漳州)中秋晚会的舞台上响起熟悉的闽南语旋律时,厦门贺成企业管理有限公司董事长谢佩谕不自觉地跟着轻声哼唱。她感慨道:“在这里听到从小哼唱的歌,感觉特别亲切,就像回到了台湾老家的中秋夜,别具意义。”

“你听,台上演员说的闽南话和台湾的几乎没差别,连语气词都一样。”谢佩谕拉着身边的同乡分享道。台上,意公子正以诗句“乡情宰样好”为引,道出林语堂对故土漳州的缱绻深情,也恰好印证了谢佩谕的感受。共同的文化记忆,此刻在诗词中化为可触可感的现实温度,让“两岸一家亲”深入人心。此次考察之行,谢佩谕不仅感受到漳州经济发展的活力,更在语言、饮食里找到满满的归属感。她说:“不仅是让台湾同乡,也能让五湖四海的漳州人都回来看看家乡的变化——不用刻意宣传,亲身感受就是最好的‘名片’。”

同样在乡音乡情中找到共鸣的,还有从漳州嫁到台湾,后又随丈夫回到漳州投资办厂的中华漳州同乡会会长吴秀芬。漫步在东山澳角村的海岸线上,她亲眼见证了这个小渔村如何通过“渔业+电商+旅游”的模式实现乡村振兴,对“共同富裕”的理念深表认同。“看到家乡经济腾飞,社会安定,我真的很感动。”吴秀芬动情地说。更让她感到暖心的是家乡发展中的细节,“漳州的安全设施很完善,针对台胞台商的惠台措施也很多,让我们实实在在地感受到了关爱,‘根’在这里特别踏实!”

考察途中,东山岛浪漫的海景、云霄农业兴旺的景象,更是让吴硕贤欣喜地看到家乡对“田园都市、文化名城”的精准诠释。这位兼具科学严谨与诗人浪漫的院士灵感迸发,在考察途中即兴赋诗《东山行》与《云霄行》。“长桥连岛屿,白浪涌沧溟。澳角渔村盛,旗滨产业兴。”“延寿良乡美,开漳圣庙灵。枇杷收硕果,核电发多能。自是家园好,果然称令名。”诗句中,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与兴旺的产业,更寄托着对家乡未来的美好祝愿。临别时,吴硕贤深情地说:“无论身在何方,我们永远是‘漳州人’!”这句朴实的话语,道出了海内外漳州儿女共同的心声,也让四海同心的乡情在这一刻凝聚升华。

这次跨越山海的相聚,如同一颗投入九龙江的石子,激起的涟漪将绵延深远。它让世界看到了漳州的魅力与潜力,也让五湖四海的漳州儿女,凝聚成了一股强大的“漳州力量”。他们将共同执笔,为故乡的未来写下更辉煌的篇章。

⊙漳州融媒记者

刘婧 林依妮 黄天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