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4日,河南省商丘市名中医随志化应漳州市委、市政府“圆山计划”邀请,首次来漳坐诊。据了解,本次坐诊持续至9月27日。9月24日下午,记者前往片仔癀名医馆大唐名门印象分馆探访。
从诊室门口的介绍中可以看到,随志化还是河南省继承性高级中医人才、国家级名老中医(张磊、赵清理教授等)学术继承人,他能治疗各类常见病,其中精研胃肠类疾病,擅长用针药并用、内外同调等手法治疗各科常见病及疑难杂症。
随志化出生于1963年,来自中医世家,家族三代行医。他自幼便在祖父和父亲的言传身教中,耳濡目染,接触到了中医。“我爷爷和父亲都是中医,他们对中医的执着和在乡亲们中的口碑,让我对中医充满了敬意,也坚定了我传承中医的信念。”随志化回忆道。1979年,他带着这份信念考入商丘医专,读中医专业,踏上了漫长而艰辛的学医之路。
毕业后,随志化扎根基层,于夏邑县人民医院开启临床生涯。为提升学识,他自学函授课程,先后在河南中医学院函授大专,自考本科。1999年在河南中医学院中医内科研究生班学习。2001年被河南省中医药管理局选拔为继承型高级中医人才。从大专至本科,直至在职研究生,一路披荆斩棘,他斩获主任医师职称,荣获“商丘市名中医”称号,为守护百姓健康筑牢坚实根基。
随志化就职于综合性医院的中医科,内、外、妇、儿各科的患者纷至沓来,也练就了他如今的本领。“很多患者的疑难杂症,西医难以奏效,纷纷将希望寄托于中医。”随志化说,他深知责任重大,并以此为契机,不断磨砺医术。
一个七八岁孩子久咳不愈的案例令随志化印象深刻。患儿在北京多地求医无果,家长心急如焚。随志化接诊后,在肺腧穴施针并配合中药调理,短短几日,孩子咳嗽症状显著改善。家长感激不已,逢人便称赞中医之神妙。类似的例子不胜枚举,他的医术在患者口口相传中声名远扬。
针药并用,多法齐上。这是随志化多年的临床实践中逐渐形成的独特的诊疗风格。“只要能治好,我会尝试用各种治疗方式。”随志化告诉记者,很多患者认为中医只能通过长期调理来改善病情。实际上,针灸和中药结合,能起到速效且提高疗效的作用。对于一些慢性病、疑难杂症,如慢性肠炎、顽固性咳嗽等,随志化运用针灸刺激穴位,配合中药汤剂内服或外敷,常常能迅速缓解患者症状。
针药并用中,针是随氏祖传的针。随氏疼痛分治法是随氏治疗肢体疼痛的中医技法,也是商丘市第八批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在继承祖父和父亲理论的基础上,随志化提出“病症分离”“病症合一”的核心治疗理论;组方龙归止痛汤,推动了技术的“内外结合”。
从医多年,随志化还研究出了自己的“药”。他受大禹治水疏河道的启发,依据《黄帝内经》“六腑以通为用”理论,历经多年实践探索,采用“以泻止泻”的思路,研制出国家发明专利“通腑止泻剂”。“一般治疗腹泻是‘堵’,我这个方子是‘通’。”随志化介绍,此法用于治疗慢性肠炎等肠道疾病,有别于常规的消炎、收敛手段,着重疏通肠道,祛除病邪,力求根治病患。众多患者经此法治疗后,摆脱了长期腹泻、腹痛的困扰,生活质量得到显著提升。
虽已至花甲之年,但随志化退而不休,怀揣热忱奔赴漳州开启新舞台。“我愿将毕生所学奉献给更多患者。每月最后一周的周四至周日,我都会在漳州坐诊,为当地百姓的健康出一份力。” 随志化说。
■漳州融媒记者 林昕蓉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