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09
星期四
当前报纸名称:闽东日报

“圆山计划” 致力打造中国中医医养目的地

日期:10-03
字号:
版面:第01版: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8月27日—28日,漳州市卫健委开展名医进企业义诊活动,进一步提升“名医入漳”影响力,打响“看中医、到漳州”品牌。 (资料图片)

“以前大城市里‘一号难求’的名中医,现在片仔癀名医馆就能轻松挂上号!”10月2日上午,在片仔癀名医馆丽园君悦分馆,患有慢性肾炎的市民林先生前来复诊。今年4月底,江苏省名中医翟惟凯来漳坐诊时,林先生首次前往就诊,经近6个月的对症施治,症状大有改观,多项指标恢复正常。

家门口就可看名医,这一变化得益于漳州市2024年启动的“圆山计划”。围绕“名医入漳”“名院驻漳”“名药兴漳”“名企进漳”“名品聚漳”等五大工程,漳州以中医药为载体,在医药健康领域积极探索海峡两岸融合发展新路,致力打造中国中医医养目的地。

数据显示,自“圆山计划”实施以来,全市已引进名医413名,设立名医工作室174家,其中国家级72家、省级102家,累计开展诊疗服务超十万人次。“圆山计划”让“一号难求”的权威专家成为百姓家门口的“健康守门人”。

高位嫁接

顶级医疗资源跨域下沉

近日,漳州市中医院的中医药海峡远程医疗中心里,一场互联网会诊在此顺利开展。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肿瘤中心与漳州市中医院肿瘤科携手对一疑难病例进行讨论,共同敲定一套中西医协同综合诊疗方案。

顶级医疗资源跨域下沉,在漳州已经不是新鲜事。依托“圆山计划”,漳州不断推动高端医疗资源嫁接,通过远程会诊、学术交流、技术合作等多种形式,漳州市医院与北京协和医院深度共建“海峡远程医疗中心”“公立医院党建文化示范中心”“省级区域医疗中心”等三个中心,引入协和领军人才担任关键岗位,首批5个专科列入重点共建,开展远程会诊38例,选派50名骨干赴京进修,构建“协和—漳州”协同机制;市中医院与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分别签署战略合作协议,设立海峡远程医疗中心,顶尖技术直接下沉到病房……在漳州,共有15家公立医院与10家名院组建44个专科联盟,促进资源沉淀。

与此同时,“圆山计划”还大力推动漳州中医药产业的产学研深度融合。中国中医科学院培训中心漳州基地落户漳州。此外,漳州还携手广州中医药大学等成立中医药产业研究院,推动成果转化。

近年来,通过多元合作,漳州已签约5名院士、5名国医大师,建立44个专科联盟、2大培训基地,实现顶尖人才、技术、科研“三下沉”。

筑巢引凤

打造人才“强磁场”

多元政策吸引人才,广纳名医汇聚漳州。全职引进的高层次团队最高奖励300万元,柔性引进院士设站一次性奖励100万元,国家级名医工作室每年补助20万元……2024年,市卫健委与市委人才办等八部门联合制定印发《漳州市支持“名医入漳”管理办法(试行)》,漳州市财政每年拿出3000万元设立“圆山计划”专项资金,引进名医和专家团队,壮大医疗人才队伍建设。

好政策引来“候鸟”。从院士、国医大师,到全国名中医,再到来自各个省市的名中医,400余位名医陆续来漳坐诊。引进的名医专家多次来漳,逐渐对漳州产生了深厚的情感。中国中医科学院望京医院骨科主任医师、博导杨克新直言“漳州人如家人一般”。来自山东菏泽的入漳名医罗盼生也把漳州视作“第二故乡”,坐诊时间从一开始的每月3天,变成如今每月三分之一的时间都在漳州。

好政策也让“归雁”选择回乡。拥有30年临床经验的漳浦籍骨科专家郑丰裕放弃外地优厚待遇,入驻漳浦天福医院,服务当地百姓。供职于北京天坛医院的东山籍神经外科专家、教授陈晓霖应邀到漳州市医院、东山县医院建立名医工作室,定期来漳开展手术指导、学术讲座等活动,为家乡的医疗事业贡献自己的力量。

名师带徒

留下一支“带不走的队伍”

近日,漳州市长泰区医院开设痤疮专病门诊,主治医师林鑫妹正是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中医医院皮肤科名医孙丽蕴在漳州的首批徒弟。跟师学习后,林鑫妹飞速成长,将来自北京的前沿技术融会贯通。

名医入漳,是来坐诊,更是来传道授业。不少入漳名医在漳收徒,建立“名医工作室”,定期赴漳坐诊、查房、带教,本地的医生有了近距离向名医学习的机会。“清宫正骨”“海派儿科推拿”“周氏明理脉诊”……随着多地名医来漳,各地优秀的中医技法也因名师带徒留在漳州。

漳州把“名师带徒”作为“育才”关键一招:135位名医与222位本地医生精准结对,累计举办手术示教、病例研讨、学术讲座1500余场,培训医务人员2.8万人次,17场拜师仪式,更是让先进技术在本土“生根开花”。2021年以来,全市新增省高层次人才24人、市级D类人才57人,建成2个住院医师规培基地、8个助理全科医生培训基地,定向培养医学人才262人,基层卫技队伍结构明显优化。

“看中医 到漳州”

健康名城“声入人心”

随着“圆山计划”的成功实施,“看中医 到漳州”不仅是一句响亮的口号,漳州在全国中医药领域名气越来越响。

有患者因名医来漳。广东省名中医孙升云有位泉州患者,每逢孙医生来漳,他都会从泉州赶来就诊。这样的患者在漳州并不少见,就诊之余,不少外地患者还会选择在漳州停留,游览本地的历史文化景点和自然风光,如闽南水乡、古城等。而温泉、药膳等漳州本地养生资源,也成了他们津津乐道的养生体验。

有患者因来漳而遇名医。来自山西的王先生在漳州旅游时,在片仔癀名医馆闽南水乡分馆邂逅了国家岐黄学者王富春,多年失眠的顽疾在王富春的诊疗下得到很大缓解,这让王先生惊喜不已,直呼“没想到一次旅行竟能遇到好医生”。

为拉近患者与名医的距离,漳州还建立“漳州圆山名医荟”,一站式打通“入漳名医”预约就诊智能通道,为患者提供名医线上诊疗中心。目前,在“漳州圆山名医荟”小程序上,全市252位名医的预约、会诊、随访实现“一键直达”。

如今,“看中医到漳州”品牌越擦越亮,“圆山计划”被写入市政府工作报告。下一步,漳州将持续放大“名医+名城”效应,突出中医特色品牌带动中西医协同发展,着力把漳州打造成中国中医医养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