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闽东日报

九月话“九”趣

日期:09-28
字号:
版面:第03版:文化走廊       上一篇    下一篇

☉王世全

“九”是个寻常汉字,可在汉字文化里,它的意蕴却一点也不寻常。在中国数千年的文化长河中,“九”就像颗藏着无数秘密的明珠,散发着独特又神奇的魅力。

古今诗文里,“九”常被用来描绘极致的空间与情感。想表达天空高远,便有“九天”“九霄”;要形容大地极深,就用“九泉”“九地”。那些我们常挂在嘴边的成语,比如“九牛二虎之力”“九死一生”,也并非指实实在在的数量,而是借“九”传递出程度之深、情况之险。就连伟人的诗词里,也有“可上九天揽月”这样大气的句子,用“九”抒发豪迈志气。

“九”和“龙”的关联,藏着最古老的神话色彩。古人说“天有九重”,认为天由中央和八方组成,高远得能让龙自在腾跃。据说“九”最初的字形就像龙状图腾,后来慢慢演化,可那股龙腾天穹的生机却没消散。也正因如此,“九”有了神圣的含义,成了代表极致的大数。没人会说“十重天”,因为“九重天”已是最高;“九九艳阳天”是最美的光景,“黄河多道弯”也只会说与“九”相关的数量,绝不会凑到整数,仿佛“九”一到,就到了最好的境界。就连冬日数九,每九日为一“九”,等“九”尽了,寒冬也就过去了,暖春便会来;流行歌曲里的“许多朵玫瑰”,也选了和“九”相关的数量,只因这代表着情意到了极致。

在古典卜卦中,“九”是神圣与吉祥的象征。《易?乾》里说“乾元用九,天下治也”,从一到九,“九”是最高位的数。《黄帝内经?素问》也提到“天地至数,始于一,终于九焉”,它不仅有“多”“极”的意思,还带着“长久”“年长”的寓意。民间更是把“九”当大数,说天高能到“九重”,地深可达“九泉”。家里有人年龄快到整十时,大家会提前过寿,讲究“过九不过十”,图的就是一份吉祥祝福。农历九月初九的重阳节,是传统敬老日,两个“九”叠加,谐音“久久”,藏着对长辈健康长寿、生命长久的美好心愿。

因为人们对“九”的喜爱与崇拜,从古到今,很多吉祥的名目都以“九”开头。曹魏初期有“九品中正制”,历代王朝把中央重要官员叫“九卿”,帝王会给有大功的大臣赐“九锡”“九命”。屈原写下著名的《九歌》,近代也有大家熟知的“九大名关”,每一个带“九”的名目,都藏着人们对“九”的信赖。

日常生活里,“九”或它的倍数更是随处可见。用来形容山水建筑,有“九峰”“九曲桥”;说起文化符号,“十八罗汉”“十八般武艺”“七十二变”,都是“九”的倍数,透着数量多、气势足的感觉。农历节气里的“九九重阳”“冬九九”,剧目如《九龙杯》,书名像《九命奇冤》,甚至人名绰号中的“九纹龙”,都离不开“九”,真是应了“九九归原”,人和物好像都和“九”有着扯不断的联系。

一个看似普通的“九”,背后藏着这么多有趣的典故。细细品味下来,才更懂我国汉字文化的博大精深,每一个汉字里,都装着一段段厚重又鲜活的故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