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闽东日报

用政务服务的“减法”换群众获得感的“加法”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03版:县区要闻       上一篇    下一篇

华安县地处山区,村落分散,交通相对不便。过去困难群众在申请社会救助时,面临申请流程繁琐、提交材料繁多、审核时限较长等问题。为破解这一难题,华安县行政服务中心和人社局通过流程再造、材料精简和服务下沉,将社会救助60天承诺时限压缩至30天,5次跑动减少为1次,12份材料精减至5份,用政务服务的“减法”换来了群众获得感的“加法”。

邹炎滨一家住在高安镇半岭村,这里距离华安县城开车需一个多小时。今年,邹炎滨因患病住院治疗,丧失劳动能力。母亲邱阿表属智力二级残疾,还患有老年痴呆和高血压。妻子需在家照顾丈夫和婆婆,两个女儿还在上学,家庭顿时陷入困境。“当时想申请低保,但听同村办过的老人说,要跑医院、医保中心等多个部门补充材料,审批得一两个月。”面对纷繁复杂的申请流程,邹炎滨一度打消了申请的念头。

为确保“社会救助一件事”在山区落地见效,华安县建立健全三项保障机制:优队伍,组织各乡镇民政专员开展专题业务培训,确保工作人员熟悉流程、熟练操作系统;优服务,针对山区老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方言讲解”“上门帮办”等暖心服务;优监督,通过县政府门户网站、政务公开栏、村广播等渠道公开救助流程、时限与结果,并设立监督电话,对超期、材料冗余等问题及时整改,实现全流程阳光操作。

如今,邹炎滨一户三人均已纳入低保保障,成功领到低保金。在华安,有越来越多困难群众受益于“减时限、减跑动、减材料”的政务服务改革。截至目前,全县通过优化流程已办理社会救助业务3件,真正实现了“高效办成一件事”向基层延伸,让边远山区群众切实感受到政务服务的速度与温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