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闽东日报

部门回应

日期:09-25
字号:
版面:第07版:专版       上一篇    下一篇

市文旅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杨嫒 强化非遗传承 加强文旅融合 省委省政府高度重视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市委市政府把漳州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作为重要政治任务,并连续两年将这项工作列为市领导重点挂钩的项目,成立漳州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工作专班,专班办公室挂靠市文旅局。作为漳州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工作专班办公室,我们将强化使命担当,充分吸纳研究成果,与专班工作相结合,通过加强闽南文化阐释、打造圣王文化品牌、推动文物保护、强化非遗传承、加强漳台融合、深化文旅融合、扩大交流传播等方面,持续夯实工作基础,增强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保障,助力漳州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

市住建局党组书记、局长 张明东 坚持“城市建设” 与“文化守护”双重定位 市住建局将闽南文化元素深度融入城市规划、建设与保护全链条,努力为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筑牢硬件基础、夯实空间载体。聚焦主责主业,围绕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需求,从历史资源保护、核心载体活化、文化发展传承、两岸融合共建、特色资源转化等五个维度发力,持续推进闽南文化载体建设。正视短板弱项,结合中央城市工作会议关于“完善历史文化保护传承体系”工作要求,紧扣“加快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的核心目标,着力开展专项调查、项目建设、文旅融合、漳台合作等方面工作,扎实推进漳州古城保护与闽南文化传承工作,助力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

市自然资源局党组书记、局长 陈作术 保障世界闽南文化 交流中心建设需求 市自然资源局保障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需求,将陈元光文化公园(即开漳圣王文化交流中心项目)纳入规划重点建设项目。积极配合市名城委推进《面向创建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的漳州古城复兴规划》编制,配合市住建局开展《开漳圣王文化园核心区近期景观提升方案》编制工作。以科技赋能驱动历史文化遗产传承与保护,申报的《实景三维技术驱动下的漳州古城保护传承与永续发展》入选自然资源部典型案例。依照《大漳州山水格局及景观风貌规划》,以风貌管控提升闽南特色建筑保护水平。下一步,我们将积极保障加快世界闽南文化交流中心建设要素需求,加快推进开漳圣王文化交流中心项目用地报批,解决难点堵点,确保项目早日落地建设。

市委统战部副部长, 市民宗局党组书记、局长 杨艺明 深化两岸信俗文化交流 市民宗局加强信俗文化研究阐释,加强涉民间信仰相关历史文献、档案资料等的整理和转化,持续挖掘东山关帝、三平祖师等信俗文化的精神内涵和时代价值,梳理文化脉络、完善史迹资料。整合两岸学术界、文化界、宗教界等多方资源,指导举办东山关帝、三平祖师等文化研讨会、座谈会等。深化两岸信俗文化交流,办好节庆活动,摸清宫庙底数,创新通过“云端”共拜的方式,实现线上闽南民俗文化传播。持续夯实基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海峡两岸少数民族交流与合作基地等平台载体作用,指导两岸宗亲公司深化文化共情、经贸共赢。

市教育局党组成员、副局长 黄勇长 多维度推进闽南语进校园 市教育局多维度推进闽南语进校园工作,通过专业支撑、分层实施阶梯教学、创新开发校本课程,稳步推进课程体系与教材开发,创新形成环境浸润、部门联动、协同育人“三位一体”协同机制,闽南文化品牌建设成效初显。为系统推进闽南语师资水平,选拔50名具备闽南语听说能力的一线骨干教师进行专题培训。同时,选拔漳州市实验小学、龙溪师范学校附属小学、芗城实验小学、漳州第二实验小学作为试点校,支持学校通过多元化场景激发师生学习兴趣,打造闽南语教学与推广新范式。下阶段,我们将依托现有试点经验,持续推进课程资源开发,完善师资培养机制,进一步优化闽南语进校园活动,推动闽南语教学从兴趣活动向课程化、常态化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