迷彩服裤脚沾着泥土,额头汗珠未干,但谈及“军人”二字,22岁的沈文君眼睛倏然亮了。9月16日,漳州某训练基地夕阳下,这位福州大学英语专业研究生刚结束役前训练,语气平静却坚定:“是时候了,该去圆我的从军梦了。”
从“红色种子”到“思想入伍”
沈文君的家族里,外公和堂叔都曾身着戎装。笔挺的军姿、眼中的忠诚,自小在她心中埋下向往的种子。“那不仅是帅气,更是一种神圣的使命感。”父亲作为有20多年党龄的老党员,常将“有国才有家”挂在嘴边。得知女儿决定参军,他难掩激动:“她能主动担起家国责任,我们全力支持!”
这位“别人家的孩子”始终在学业与梦想间双线奔跑:初中兼顾学习与体育,高中以校第一名成绩考入福州大学,大学期间5次获奖学金并入党,毕业后顺利保研。然而象牙塔的成就从未消解她的军营情结。“现代化军队离不开科技与知识,外语正是我献力国防的独特方式。”本科期间因保研暂搁梦想后,读研后的她愈发清晰:“不能再等了,现在就是最好时机。”
从“学业领跑者”到“训练排头兵”
今年9月3日,观看抗战胜利80周年阅兵时,听到“打击范围,覆盖全球”的解说,沈文君热泪盈眶:“那一刻特别自豪,更迫切想加入这支队伍。”面对“何必去部队吃苦”的疑问,她回应淡然:“再苦我也愿意。”
在训练基地,这位学历最高的新兵主动加练队列体能,发挥短跑特长帮队友突破瓶颈。漳州市征兵办工作人员评价:“条令背记最快,动作最标准,还常帮队友纠正,大家都佩服她。”等待入伍期间,她参与国防教育志愿服务,拜访老兵汲取精神养分。选择也影响了读高三的弟弟:“姐姐你一定要顺利入伍,以后我也要像你一样!”
以专业能力叩响强军大门
对于未来,沈文君目标明确:发挥英语专长参与军事翻译和涉外任务,以徐枫灿等优秀女军人为榜样,成为高素质新型军事人才。从外国语学院的“学术赛道”到训练场的“强军跑道”,她正以知识青年的担当,书写属于自己的从军答卷。
⊙漳州融媒记者 王琳雅
通讯员 戴伟国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