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1
星期六
当前报纸名称:闽东日报

从医六秩践初心 跨域坐诊施仁术

日期:09-24
字号:
版面:第03版:健康周刊       上一篇    下一篇

张洪盛(左二)为患者看诊

“你的情况比上次来时好多了,吃药的同时,也要坚持锻炼。”9月16日上午,广东省梅州市名中医张洪盛正为一位患有湿疹的年轻患者复诊。2025年起,张洪盛应漳州市委、市政府“圆山计划”邀请,多次来到漳州坐诊,频率约为每月一次,一次坐诊四天,9月15日至19日期间,张洪盛再次来到漳州片仔癀名医馆闽南水乡分馆坐诊。

张洪盛今年77周岁,从年龄上来看,他是一位名副其实的老中医。退休前,他曾任广东省梅州市五华县卫健局副局长,早在2004年,他就获评梅州市名中医。

张洪盛无愧于“名老中医”的称号。他擅长中医治疗内、妇、儿、外、男、皮肤科等各科疾病,精研肝病、肾病、心血管病及风湿类疾病,可以称得上是一位中医全科医生。这一切,来源于他从医60余年的努力与钻研。

1948年,张洪盛出生于一个中医世家。他从小在医院里长大,他的叔祖父、父亲和叔父都是医生。在家庭浓厚的医学氛围熏陶下,不知从什么时候开始,张洪盛就立下了长大要当医生的理想。“我小时候非常崇拜我的父亲。”张洪盛说,看到长辈治病救人,他认为这是一项崇高且有意义的事业,这样的想法直到今天依然没有改变。

大约在15岁那年,张洪盛便踏上了中医学习之路,他开始跟随父亲研习中医知识,并一同出诊行医。此外,他还前往医院中药房,亲身体验并尝试炮制药材。自那时起,他正式以中医学徒的身份,开启了漫长而精彩的从医生涯。

1967年,命运给张洪盛带来了沉重的打击,他的父亲不幸离世。此后,他进入本地乡镇卫生院工作,转而跟随叔父继续深入学习中医。在继承父辈优秀临床经验的同时,张洪盛对读书有着浓厚的热爱,尤其痴迷于中医典籍的研读。他不仅勤学不辍,还善于将所学知识与实际相结合,逐渐形成了自己独到的中医见解。

1980年,张洪盛正式进入五华县人民医院中医科工作。尽管该院是综合性医院,以西医诊疗为主,但他仍发挥着很重要的作用。“各种科室的会诊,包括妇科高烧、术后感染、儿科急症等,都需要中医的参与和协助。”张洪盛告诉记者。

为了进一步提升自己的诊疗能力,张洪盛于1983年前往广州中医药大学进修深造,并通过自学考试取得了本科文凭。凭借着不懈的努力和对医学的热爱,他在1996年获得了副主任医师的职称。

2002年,张洪盛已经从一名普通的医师成长为梅州市五华县卫健局的副局长。尽管已经从事管理工作,但张洪盛始终坚守在临床一线,从未脱离过医疗实践。即使在2010年退休后,他依然选择在深圳继续接诊,为患者服务。

从医50年来,张洪盛始终践行中医全科理念。在漳州坐诊期间,他的患者病种多样,以疑难杂症、慢性病为主,采访时,记者遇到几位候诊患者,均对张洪盛表示认可。有一位因风湿性关节炎前来就诊的患者,张洪盛以辨证论治为核心,通过祛风散寒、清热除湿、活血通络、补益肝肾等原则,结合中药内服、外治法及生活调护综合干预,就诊三个月以来,该患者的症状得到有效缓解。

张洪盛将“一切为病人”作为自己的行医准则。2003年,他就曾获得过广东省职业道德建设先进个人称号,如今,这项准则也体现在他工作中的方方面面。

张洪盛看诊时细心周到,说话带着明显的广东口音,但十分亲切温和,令患者如沐春风。对于一些慢性病患者和需要长期观察的患者,他会主动添加他们的联系方式,并在微信上定期关心、随访,根据患者的情况调整药方。“中医的核心在于整体调节患者的体质,而不是追求速效。”张洪盛说。

■漳州融媒记者 林昕蓉 文/供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