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5
星期三
当前报纸名称:闽东日报

从“约见”精准发问到“销号”落地有声

日期:08-22
字号:
版面:第a06版:人大时空       上一篇    下一篇

"> 2025年7月17日,霞浦县人大代表就城区停车难停车贵问题约见政府工作部门负责人

  车位难觅,民心所忧。面对这一关乎民生福祉、影响城市品质的顽疾,霞浦县人大常委会勇于担当、创新作为,将法律赋予的监督职权转化为治理效能,探索构建了一套“精准选题-深度调研-刚性问政-闭环督办”的“全链条”监督模式,有效推动了城区停车难题的纾解,为提升城市治理现代化水平,增强群众获得感幸福感,书写了生动的“人大实践”。

  立规明责 夯实监督行权之基

  人大代表依法约见国家机关负责人是《代表法》赋予的重要监督形式,是连接民意与政情的“直通车”。如何让这辆“直通车”行稳致远、发挥实效?制度保障是关键。早在2020年3月,霞浦县人大常委会便立足实际、前瞻谋划,审议通过了《霞浦县人大代表约见政府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暂行办法》(以下简称《办法》)。这部《办法》如同一部“操作指南”,对约见事由的界定、申请程序的启动、办理时限的设定、后续督办的落实等关键环节均作出了清晰、刚性的规定,为代表依法、规范、高效行使约见权提供了坚实的制度支撑,有效破解了“想约不敢约、约了怎么办”的实践难题。

  制度生命力在于执行。民意是选题的“指南针”。今年5月,在县人大常委会的统一部署下,多位人大代表深入街巷、社区,通过走访、座谈等形式,广泛倾听民声、汇聚民智。调研发现,城区停车场存在规划滞后、建设不足、管理粗放、收费不透明等突出问题。民有所呼,我有所应。代表们聚焦这些“堵点”“痛点”“难点”,联名提交了关于启动约见程序的申请。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慎研究、综合研判,认为问题指向精准、群众诉求迫切,果断决定启动约见机制,并将约见主题精准锚定为“城区停车场建设管理”,为后续监督工作奠定了明确靶向。

  问道取经 明晰破题进阶之策

  “知不足而奋进,望远山而力行。”为了给精准问政和科学建言提供更充分的依据,找到更优的治理方案,避免“闭门造车”,霞浦县人大常委会坚持“走出去”取真经。 6月,由常委会副主任带队,组织相关领域人大代表组成考察组,“带着问题”专程赴福鼎市和浙江省苍南县两地考察学习。

  代表们深入实地,“沉浸式”探访了多处与停车管理相关的场景:先是走进运用智能车位监测、自动计费系统提升周转率的路边泊位,直观感受科技赋能带来的变化;接着考察了通过老旧小区改造“挖潜增位”的成功案例,了解如何在有限空间内破解停车难题;还深入探究了“互联网 + 智慧停车”平台,看其如何高效整合资源、实现“一个平台管全城”的高效管理模式。不仅如此,代表们还与两地住建、城管、交管、国资运营平台等部门负责人“面对面”深入座谈,虚心求教,力求全面掌握相关经验。

  在福鼎,考察组将重点放在学习其成熟经验上,包括通过“智慧赋能”提升效率、“螺蛳壳里做道场”式的老旧小区挖潜方法以及实施差异化收费政策调节停车需求的有效举措。在苍南,考察组则深入探究了当地的创新做法,如创新采用“政府引导 + 社会资本运营”的第三方融资建设运营模式有效破解了资金瓶颈的做法;又如通过深度整合平台资源,与导航App深度合作,显著提升便民服务水平的举措……

  此次“取经”之行,收获远超预期,不仅拓宽了代表的视野,更通过“对标先进”,清晰照见了霞浦在规划蓝图落地、智慧化建设步伐、资源统筹整合能力、精细化管理水平、跨部门协同效能等方面存在的具体差距与提升空间。详实的一手资料、生动的他山之石,为代表们在即将到来的约见活动中精准发问、切中要害、提出更具建设性的意见,注入了强大的底气和坚实的支撑。

  直询问政 剑指治理梗阻之困

  “约见”不是“座谈”,更非“汇报”,而是带着民意“辣味”的刚性监督。7月17日,一场聚焦城区停车治理的专题约见活动在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室严肃而热烈地展开。县政府分管副县长带领县自然资源局、住建局、公安局(交警大队)、发改局、市场监督管理局、城市管理局、财政局、城投公司等十余个相关部门和单位主要负责人“应约”到场,接受人大代表“面对面”的询问。

  在认真听取县政府关于城区停车场建设管理总体情况的汇报后,代表们抛出了一份精心准备、直指核心的“问题清单”,围绕规划落地、智慧建设、有效供给、规范管理、服务收费等五大类共15个关键问题展开犀利质询。

  “《宁德市城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第8条规定了停车场专项规划的编制要求,请问我县执行情况如何?城区现有停车场中符合专项规划的有多少?”“智慧停车场建设多次写入政府工作报告,但目前我县停车场智能化水平仍落后于周边地区,找车位难问题突出,何时能建成统一的停车诱导系统?”“部分停车场存在收费高、收费乱现象,有的24小时封顶达120元,职能部门如何加大监管力度?”针对代表提出的专项规划落地问题,县政府副县长回应:“我县已于2023年12月完成《霞浦县中心城区公共停车设施专项规划修编(2023-2035)》,目前城区26个已建成公共停车场全部符合规划要求。”当被追问“如何应对持续增长的停车需求”时,政府办负责人介绍,通过盘活老旧小区、闲置地块,近年已新增停车泊位1907个,下一步将重点挖掘机关单位操场、待建土地等空间资源。

  智慧化建设是讨论的焦点。代表指出,总投资约亿元的城乡智慧停车场项目虽已完成一期建设,但因社会停车场参与意愿低,尚未实现全域车位信息互联互通。县城投公司负责人坦言:“目前已建成2641个路内智能泊位及8个智慧停车场,下一步将通过政策扶持吸引社会资本加入,力争2025年底前完成停车诱导系统建设,实现车位信息实时更新。”

  收费监管问题引发热烈讨论。针对“部分停车场24小时封顶费达120元”的现象,县市场监管局负责人表示:“已对高罗、大京等景区周边违规收费开展专项整治,规范收费公示17处,下一步将建立价格动态监测机制,严厉查处价格欺诈行为。”县发改局则回应,正启动收费标准调整程序,计划参照福鼎、苍南等地做法,下调24小时封顶价,优化免费时长计算方式。

  此外,代表们还就人防设施改造、商户霸占车位、“僵尸车”清理等问题提出质询,相关部门逐一回应并承诺整改措施。

  这场历时数小时的约见,问出了压力、询出了责任、答出了担当,更凝聚了共识。解决停车难,政府各职能部门责无旁贷,必须形成合力。

  督效销号 力促整改落地之实

  “约见”的结束,绝非监督的终点,而是整改落实的起点。约见活动一结束,县人大常委会环城工委立即牵头行动,对代表提出的15项核心问题和现场追问产生的8项具体事项进行系统梳理、归纳整合。严格对照《宁德市城市停车场建设管理条例》及相关政策要求,精准划分问题属性,创新性地建立了《城区停车场建设管理问题整改督办清单》。清单中明确区分出立行立改、攻坚突破、长效巩固三类问题,经县人大常委会主任会议审定后,第一时间正式移交给县政府办公室,要求县政府压实主体责任,明确各项任务的牵头部门、配合单位、责任人和完成时限,按节点要求向人大反馈整改进展。

  为防止“清单”变“纸单”,县人大环城工委联合人事代表工作室亮出硬招——推行“周调度、月通报”制度。每周跟踪重点事项进展,每月汇总分析整体整改情况,形成通报报送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及相关部门,对整改不力的单位,将依法启动质询程序。同时,创新性地联合县融媒体中心,精心策划制作“代表约见·停车治理进行时”专题系列节目,全程跟踪报道问题整改过程,公开清单内容、责任单位、时间表和阶段性成果,曝光推进不力的案例,邀请代表和群众进行评价,将整改置于阳光下,倒逼责任落实,提升政府公信力。

  “约见不是终点,而是解题的起点。监督的闭环,最终要闭环在民生的改善上。唯有以钉钉子精神,持续跟踪问效,久久为功,方能让‘停车有位’从愿景变为现实,让‘幸福到位’的获得感真正充盈于百姓心间。”一位参与约见的人大代表如是说。接下来,霞浦县人大常委会将持续聚焦民生关切,深化监督实践,推动城区停车难题得到实质性、长效性纾解,不断提升城市精细化管理水平和居民生活品质,让畅通的出行、便捷的停车成为霞浦这座滨海旅游县城温暖而实在的民生底色。

  □ 曾梦岚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