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乐记者站 伍贤洪 梁宪辉
金秋时节,走进将乐县安仁乡泽坊村果蔬种植示范基地,一排排现代化钢架大棚整齐排列,大棚内翠绿的藤蔓间挂满鲜嫩饱满的黄瓜,工人们正娴熟地进行采摘、运送、装箱,田间地头一派繁忙喜悦景象。这片生机盎然的土地得益于泽坊村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创新实践,它不仅激活了闲置资源,更鼓起了村民的“钱袋子”,厚实了村集体的“家底”。
“眼下这100多亩黄瓜,每天产量超万斤,主要销往厦门,批发价每斤2.2元左右,还能采收30多天,预计这一茬纯收入就有三四万元。”泽坊村党支部书记张荣良掰着指头算细账。
10月下旬黄瓜采收结束后,QQ南瓜将接力登场,这种“春瓜秋菜、一田多收”的周年循环种植模式,显著提升了土地产出效益。果蔬链条全年用工需求达3000人次以上,日均固定用工10余人,高峰期超30人,人均月增收超2000元。
“家离得近,有空就来帮忙,一天能挣130元左右,一年下来能增加不少收入,顾家、增收两不误。”正在基地忙碌的村民朱丽华满意地说。
产业要兴旺,机制是关键。基地创新采用“投资方+合作社”双股联动模式:投资方以资金、技术入股,合作社则以土地、大棚入股,并负责土地管理和运营服务。合作社按每亩100元收取土地管理费,并凭20%的持股比例参与项目税后利润分红。2024年合作社仅此项管理费和分红即可增收8万元。
难以想象,几年前泽坊村还面临土地抛荒严重、村集体经济薄弱的困境。转机出现在2022年,村党支部牵头成立隆晟农业专业合作社,集中流转3000亩土地,发展烟叶、制种、优质稻、果蔬等多元产业。“合作社成立前,村集体经济收入仅15万元左右,到2024年已达约70万元,翻了近五倍,今年预计能突破80万元。”张荣良的语气中满是自豪。
振兴之路持续拓展。今年6月,泽坊村与上际村以97%以上高票通过村庄撤并,迈入“强村带弱村”新阶段。合并后不久,原上际村50多亩撂荒坡地便平整一新,变身中草药育苗基地。“绞股蓝从1000棵母苗发展到近6000棵,汀江妃菊也从1000棵发展到约7000棵。明年计划扩种绞股蓝100亩、汀江妃菊数十亩。”基地负责人蔡松林对发展前景信心满满。
借助撤并契机,上际村8000多亩林地、1500多亩耕地纳入合作社统一经营,资源得以盘活,产业规模进一步壮大,村民通过土地入股和参与管理实现持续增收。
从村集体经济收入15万元到70万元,从土地抛荒到产业兴旺,泽坊村用三年时间完成了华丽蜕变,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泽坊模式”正带动更多的村庄走上共同富裕的康庄大道。
“安仁乡以党支部领办合作社为着力点,全乡现有7个此类合作社,涉及制种、烟叶、中草药等多类特色产业,每年带动村集体增收超百万元,实现家门口就业200余人。”安仁乡党委组织委员戴文倩表示,“下一步,我们将持续发挥强村带弱村优势,推动产业规模扩大和基地提档升级,为乡村全面振兴注入更强动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