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报阅读机
2025-10-10
星期五
当前报纸名称:三明日报

青春如制茶 淬炼出醇香

日期:09-26
字号:
版面:第4版       上一篇    下一篇

杨国亨与妻子叶怡铭在检查烘焙后的茶叶。

杨国亨查看茶叶品质。

“闽景印象”在厦门市的感官审评分享合影留念。

●明溪记者站 王翠萍 文/图

“好茶是种出来的,更是靠电商‘卖’到全国的。”9月2日,全国农村创新创业带头人、福建闽景茶业有限公司总经理杨国亨的这句话,藏着他与妻子叶怡铭十三年的创业坚守——既是对祖辈茶缘的接续,更道破了自家茶企从“电商初创亏损百万”到“年销超三千万”的破局关键。

归乡续“茶根” 同心筑茶梦

“90后”杨国亨与茶叶的缘分,还得从爷爷杨荣玉说起。1950年,爷爷杨荣玉举家从莆田仙游迁至明溪城关乡坪埠村定居,开荒拓土种下600余亩茶园和柑橘园,成了当地有名的农业能手。此后,杨国亨的父辈、叔辈接过茶篓,悉心照料这片绿色家园。

“2007年,我初中毕业后去广州学习计算机。”杨国亨回忆,2009年起,他凭借过硬的技术和积累的经验,陆续担任培训讲师、项目负责人,后来还成为电商平台高管,摸清了线上运营逻辑——这段经历,成了他后来返乡卖茶的“底气”。

“在外没有归属感,不管走多远,总想着家里的那片茶园。”2011年12月,杨国亨放弃优厚薪资辞职归乡,先赴武夷山学习茶叶全流程技术,2012年初接手明溪100亩祖辈茶园,开启自己的创业路程。

也是在这段守茶时光里,他与叶怡铭因茶结缘。1988年出生的叶怡铭是明溪县夏坊乡人,2004年起从事茶叶销售,先后在厦门、江西的品牌茶店积累经验,2009年返乡开茶店时,已对茶叶品控和市场需求有了敏锐判断。

“第一次见面是朋友介绍,去她店里谈合作,却被她对茶叶的专业和热情打动。”杨国亨笑着回忆,短短几个月,两人从合作伙伴变成挚友,再到携手走进婚姻殿堂——“茶”成了两人最坚实的纽带,也埋下了共同创业的种子。

“明溪茶叶品质好,但本地市场小,开分店成本高,好茶难卖远。”2012年底,经营线下茶店的叶怡铭道出发展瓶颈。杨国亨提出大胆想法:“把茶叶搬到网上卖!”

2013年初,二十出头的杨国亨与叶怡铭带着年轻人特有的敢闯敢拼劲儿,踏上了电商创业路。为此,夫妻俩掏空全部积蓄,还向亲友筹措资金,全力打造电商品牌“闽景印象”。同年3月,承载着两人期待的“闽景印象旗舰店”,同步在淘宝、天猫两大平台正式上线。然而,没经验的“硬闯”很快碰壁:网店页面粗糙、定位不明、广告投放盲目,订单寥寥无几。

“最多时连本钱、贷款加供应商欠款,一年时间亏了近150万元。”杨国亨至今记得,仓库里堆积的茶叶压得夫妻俩常常整夜失眠,一度想关停店铺及时止损。

茶路突围

“第一桶金”点亮希望

“我们还年轻,不能放弃!”危急时刻,叶怡铭的坚定让杨国亨重振。两人放下店里事务,轮流跨省参加培训,曾经5月份坐十几个小时火车到北京参加派代电商学院的“天猫精英店长课程”,7月份又去杭州学淘宝推广……夫妻俩笔记记满厚厚几本,遇到难题就打电话请教老师,一聊就是几小时。

转机在2013年8月,天猫“淘抢购”活动开启。这是“闽景印象”首次参与大促,夫妻俩守在电脑前,看着订单量不断上涨,激动得手都在抖。这次活动后粉丝暴涨、客流量与日俱增,不仅让店铺起死回生,更让他们逐渐摸清了电商逻辑。

此后,夫妻俩分工更明确:叶怡铭盯原料、控品质,每批茶先品鉴再上架;杨国亨钻研运营,重新设计网店页面、优化关键词、精准定位客群,让“闽景印象”线上生意逐渐步入正轨。

“仅1年半时间,我们订单就突破第一个100万元,是这么久以来最高兴的事情!”杨国亨说。

作为传统制茶技艺传承者,杨国亨并非简单接手茶园,他系统学习并熟练掌握六大茶类加工技艺,对杀青、揉捻、发酵等每道工序都精益求精。这份执着让他在2016年9月斩获“华夏传统手工茶制作名师”称号,从源头夯实“守艺”功底。

团队建设同样不含糊。2017年起,杨国亨每年带领员工走访知名电商企业学习运营经验;公司每月开展5次内部培训,夫妻俩亲自授课,“希望员工不仅能拿到满意的工资,还能学到真本事,未来甚至能成为股东。”团队凝聚力大增,当年销售额突破1700万元。

线上稳了,杨国亨夫妻俩又用电商赚的钱反哺产业:2019年开线下体验店,明溪、厦门店相继落地,形成“线上引流、线下体验”的闭环,但核心销售仍靠电商。

2020年,“闽景印象”营业收入已突破2000万元大关,年平均增长率40%,成为中国茶行业的新兴知名品牌。

全链发展

反哺家乡助农增收

“做茶不能只想着自己赚钱,要让茶农跟着受益,让家乡因茶更美好”,这是杨国亨的初心。2021年,杨国亨去宁德学茶叶种植技术,把技术用到明溪100亩茶园,还分享给合作茶农,稳定原料品质。

为带动农户增收,他与妻子创新“企业+基地+农户”模式,和320多户农户签订保价收购协议,助农户人均年增收2万元;还牵头成立茶叶技能大师工作室,开展全流程培训,并主导制定明溪县茶叶种植地方标准,帮茶农实现从“会种茶”到“种好茶、卖好价”的转变。

杨国亨主导研发12项工艺改良方案,获3项国家实用新型专利,企业连续五年通过ISO9001认证,2023年获评省级重点龙头企业。

为打破传统茶产业产销模式,杨国亨以资源整合与模式创新为核心,走出特色路径。他在明溪生态茶园拓展近百亩九龙大白茶专属种植基地;在武夷山建自有茶厂实现自主加工,还与茶农定长期收购合作,构建种植到加工全控链条。同时,明溪茶园设50亩观光区,分季节设采茶体验、研学等项目,吸引近千名游客,带动村内餐饮、住宿。

凭借坚守与创新,杨国亨获评“三明市农村青年致富带头人”“三明青年工匠”等荣誉,现任明溪县政协委员、县青年创业协会会长。目前,其品牌“闽景印象”在线上有5家网店,线下加盟店超100家,产品涵盖明溪硒锌茶、武夷山大红袍,借沪明对口合作东风,上海体验店也已启动选址。

“做茶如青春,经得住淬炼才能出醇厚味道。”杨国亨表示,未来将深化与明溪茶农、武夷山基地的合作,扩大优质茶供应、提升附加值,让“闽景印象”成为全国知名品牌,让更多人知晓明溪、爱上明溪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