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尤溪记者站 肖 丹 通讯员 陈道波 文/图
眼下,尤溪县4万亩杂交水稻制种田迎来丰收季。各水稻制种主产区正抢抓晴好天气,调度农机、组织人力,全面开启抢收和烘干作业。田间地头、烤房内外,一派热火朝天的忙碌景象。
作为尤溪县杂交水稻制种的核心产区,溪尾乡大宁村今年制种面积700多亩,由9户种植大户共同承包,陈利银就是其中一位。他从事水稻制种已八年,经验丰富。今年,他的制种面积扩大到200多亩,比去年增加了近80亩。
“收割机特别适合大规模作业,所以我今年购置了1台国产机型。享受国家补贴政策后,原价13万多元的机械,最终只花了9万多元。另外,机插也有政策支持,像百亩机插田每亩补贴220元,算下来,种子和插秧成本基本就覆盖了。”陈利银说,政策补贴切实减轻了他的生产负担。
收割工作如火如荼,烘干环节同样容不得半点马虎。全村22座烤烟房纷纷变身为专业的种子烘干房,通过科学精准控温,切实保障了种子的烘干质量,为后续销售、播种打下坚实基础。在烤烟房里,1座烤烟房正常情况下能烘2500公斤至3000公斤的种子,需要持续烘烤3天3夜。其间,温度要严格控制在36℃至38℃之间,过高的温度容易烫伤种子。
“去年受台风影响,我的制种亩产仅100公斤左右。而今年天气条件好,黑粉病发生减少,加上农技人员的全程指导,制种产量明显提高,预计亩产有望达到150多公斤。”陈利银说,对于今年的收成,他信心满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