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报讯 春华秋实,春种秋收。9月21日,将乐县10多万亩中晚稻田间金浪翻滚,100多台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欢快作业,奏响丰收华章。
邹力能是将乐县光明镇的制种大户,今年他流转了新路村200多亩耕地,尝试发展杂交水稻制种产业。7月上旬完成父本和母本的机插后,稻苗生长一路向好。望着长长的穗头和饱满的谷粒,邹力能脸上洋溢着丰收的喜悦。
“田里沉甸甸、金灿灿的稻穗真美啊,让我的生活有了盼头。今年每亩产量有500多斤,比去年多了200斤左右,大丰收真高兴。”制种大户邹力能望着田野,眼里满是满足。
在古镛镇新路村前大塅,一串串金黄饱满的稻穗压弯了稻秆。将乐县维德农机专业合作社的3名农机师傅熟练驾驶全喂入联合收割机来回穿梭作业。一茬茬杂交水稻制种母本被源源不断卷入收割机,割稻、脱粒、除杂、吐秆一气呵成。伴随着收割机的轰鸣声,机械化作业助力水稻收割一路“快进”,田间地头一派丰收景象。
“这几天天气很好,合作社的20多台收割机都到田里为农户收割稻子,一台机子一天能收40多亩,中晚稻一台机一天能收割30亩左右。”将乐县维德农机专业合作社负责人肖顺华介绍。
眼下,将乐县10多万亩高标准农田的中晚稻和3.8万亩制种稻逐渐成熟。将乐县农业农村局组织调度100多台高性能联合收割机、10多个农村社会化服务组织,深入乡村田野开展助农秋收,解决了农村机具和劳动力不足的难题,节约了成本,加快了收割进度。同时,推动秸秆综合利用,助力农业生产跑出“加速度”,唱响丰收“圆舞曲”。
(将乐记者站 张明华 黎 萍 陈 涵)